17173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手机瘾”传染到农村 65岁主妇也成网络潮人

“手机瘾”传染到农村 65岁主妇也成网络潮人

2016-02-16 16:47:16 神评论

在没有电话、电脑、手机、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如何度过日常?是否还能体验到最淳朴的交流?这个春节半岛都市报发起了“春节不插电”活动,邀请了部分人选择一天,彻底断电、不打电话、不用手机、不开电视、不连网络,用最初的方式和家人度过难以忘记的春节一日。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他们坚持了多久,又获得了怎样的体验和感悟。

就像病毒一样,“手机瘾”这种现代病也传染到了我的老家,青州北部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春节,我的任务就是选择身边的某个年轻人,尝试断网一天,看看每天的生活内容会是什么。然而,实验的进行,并不像我以为的那样轻松。

{{keywords}}最新图片
65岁的舅妈在电脑前操作

电脑可不玩,手机得用

大年初一,在青州读高中的侄子英杰随父亲到我家拜年。简单问好后,他就拉过凳子,掏出手机,在屏幕上刷刷点点,不再言语。“这么没有礼貌!”来自他父亲的一句呵斥虽然起了作用,但我们的聊天并未引起他多大兴趣。

住在我家隔壁的农村青年阿明也是手机依赖症患者。今年19岁的他这样向我描述自己的日常:每天早上7:00醒来,先在被窝里玩一两个小时的手机。吃了早饭看会儿电视,继续盯着手机玩。

每天,阿明有大把的时间沉浸在各种搞笑视频,刷网店,玩QQ和陌陌……对于游戏,阿明更显出一种热忱。随口说起几款网络游戏的开发时间和各自优劣,就像他父亲向我们介绍每一种种植蔬菜的注意事项。他紧跟潮流,每当有新手游面世,他就会下载体验,还经常看高手玩游戏以提升自己的水平。他接单子刷金币,倒卖一把剑赚的200元钱让他兴奋了很长时间。

“电脑可以不玩,手机不行。”当我试着向阿明提出断网一天的建议时,他断然拒绝—— 他把我领下楼去,用事实很好地反驳了我:这天下午和他在一起打牌的7个小伙伴,手里抓着牌,身旁放着手机。等待出牌的几秒钟,他们都要见缝插针地看一眼手机。连玩牌的间隙都不放过,何况他这样,网络已经牢牢地扎进了生活?

是否被绑架全看个人

在选择让阿明做我的实验对象之前,我选好的实验对象本来是我的弟弟。腊月廿七,弟弟回家的第一天,就给家里的台式电脑安装上了无线路由器。他在一家网络公司做企宣,还开着一家运动产品网店,接受顾客咨询。我向弟弟提议断电一天,立刻遭到反对:“别,我可受不了。”

弟弟的反应让我觉得他可能也是“手机瘾”患者:生活被电子产品绑架。但几天的观察让我意识到,我想多了。这个年轻人并没有让手机成为真实生活的障碍。他与我们分享有趣的软件,每天有陪父母聊天的时间,帮助做家务,上午下午各一次去爷爷家。他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并不多,刷完关心的话题,就很少掏出来。“是我在用手机,又不是手机用我。”他这样定位自己和手机的关系。

而且,在我们一群年轻人的手中,手机不仅不是亲情关系的壁垒,反而成了增进感情的催化剂。春节假期时,表哥建了一个微信群,把我们十几个兄弟姊妹拉进群组。除夕夜开始,我们闲聊天,抢红包,其乐无穷,完胜春晚。我们也乐于把微信群里的新鲜事和爸妈分享。就连微信群里发红包,我们也手把手地鼓励爸妈试一试。

弟弟坦言,断网一天的体验,是个伪命题。信息时代嘛,手机就是一个必备的工具,怎么能够脱离我们的生活呢?是否被网络绑架,完全看个人的选择。当我们认为它的角色是服务于生活,那么就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交流的通道,提供便利。

65岁主妇成村里潮人

年逾六旬的舅妈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弟弟讲给我听的这一番大道理。腊月廿八,舅妈戴上老花镜,打开电脑QQ,找到大儿子的头像,双击调出对话框,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一条信息,发出去:“老大和媳妇明天中午回家吃排骨,28带孩子回家过年。”

这样一条简单的信息,是65岁的舅妈努力几个月的结果。舅妈小学三年级毕业,识字不多。勤恳持家,做得一手好饭菜,为儿女服务了大半辈子,是典型的****。网络的风初刮到村庄,舅舅家是最早安装电脑的,令人艳羡。舅妈表示不能落伍,在电脑上学会了打扑克牌。无奈反应比较慢,常常要考虑很久才决定出什么牌。

网上的陌生牌友等得急,嘲讽她:“老奶奶,这是年轻人的游戏,你瞎掺和什么,赶紧退出吧!”气的舅妈无从发泄,于是下定决心,学会打字,去反击!就是这个勇敢的决定,和坚韧的毅力,让65岁的主妇舅妈,变成了紧跟网络时代的“潮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文/图/记者:朱艳丽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