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宝记到使命召唤 22款游戏回顾动视发展史

2012-06-30 00:27:44 神评论

【17173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提到动视暴雪,或许大多数国内的玩家第一反应都是诸如《星际争霸》、《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等暴雪旗下的游戏大作,而对于组成这家公司的另一半---动视却知之甚少。诚然,动视从1992年宣告破产并再度重生后就再没有独立开发过任何游戏,这大大影响到玩家对它的认知度。但作为一个专门的游戏发行商,它不断收购充满前途的游戏工作室和游戏版权,并用商人的精明眼光将手中所拥有的资源组合,同样造就了许多经典的游戏作品,譬如全球最畅销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系列《使命召唤》。下面,就让我们用22款和动视息息相关的游戏作品,来回顾一下动视的30多年发展史吧。(文:17173 晨星)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1979年,当时游戏产业的领头羊雅达利公司四位核心出走成立了最早的动视公司,动视公司是全球第一家第三方游戏发行商,当时许多小的游戏工作室(或者叫游戏作坊,只有寥寥几个人)无力发行自己的游戏,动视则为这些人提供游戏发行的帮助,并从中获利。

当然,当时的动视还是有独立游戏开发部门的,而在动视自主开发的游戏中,最出名的就是1982年的这款雅达利2600平台上的《寻宝记》(Pitfall!,英文是陷阱的意思,目前没有标准中文译名),这款游戏成为了动视第一个销量破百万的游戏,也为动视的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系列的作品一直延续到2008年发行的Wii平台上的《寻宝记:大冒险》,系列销量超过1000万份。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大爆炸(Kaboom!)是动视成立后的第一款自主开发的游戏,游戏内容很简单,用一个箱子接住坏蛋从墙上不断丢下的炸弹直到时间倒数结束获得胜利。由于四位动视创始人和雅达利的不解之缘,该游戏在雅达利2600平台上发行。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渡河突袭》(River Raid)是早期动视自主研发的雅达利2600平台上三巨头中的最后一个,销量同样突破了百万大关,这三款游戏共同促成了动视公司在1983年的首次公开募股,并成功上市。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在成功上市后,动视拥有了更多的可用资金,他们开始寻找有潜力的游戏工作室并进行收购,而第一家被他们看中的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Infocom。成为动视一员后Infocom为动视带来了许多款优秀的动作和文字冒险游戏,其中最出名的系列就是上面这款《魔域》(Zork),或许用现在的眼光来说的确简陋到惨不忍睹,但当时的游戏就是如此。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Infocom加入动视后另一款优秀的文字冒险作品《亚瑟王:圣剑任务》(The Quest For Excalibur)。对比《魔域》画面有了显著的提升,讲述了亚瑟王的古老传奇故事。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这款《头脑的永航》(A Mind Forever Voyaging)同样是Infocom为动视带来的优秀文字解谜类作品之一,当然在现代玩家眼中,没有任何图像连做一个基本的行动都要靠打字来完成的游戏简直不可想象,但在当时却大受好评。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美国电子游戏产业泡沫破灭,陷入困境而改名Mediagenic并转型通用软件领域的动视依然还是发布了全球第一款CD-ROM承载的电子游戏产品《魔洞异变》(Manhole)。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同年推出的还有对游戏产业3D技术发展和机器人题材都影响巨大的《机甲战士》(MechWarrior)。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两个创新性的游戏并没有将改名为Mediagenic的动视拉出破产的深渊,幸运的是,在短暂的破产保护之后,新动视重组并涅磐重生,通过发行冒险游戏合集《Infocom的遗产》获得了巨大的收获,新动视很快恢复了生机。1994年,第一款全互动过场动画冒险游戏《重返魔域》(Return to Zork)推出,标志着动视的归来,也标志着动视完全放弃了自主开发,而是以注资的方式获得小游戏工作室开发的游戏并通过发行盈利。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1995年,动视不再满足于古老的雅达利和复杂的PC平台,而将目光转向越来越多的主机平台,《蚯蚓吉姆》(Earthworm Jim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一个动作游戏系列,这个看起来有些贱贱的拟人化形象也成为最成功的几个动物拟人化游戏角色之一。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1996年,《间谍艺术:大游戏》(Spycraft:The Great Game)横空出世,游戏混杂着大量的真实照片和动画电影,真实的游戏设定让玩家过足了间谍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1997年,动视收购了当时顶级游戏开发公司Raven Software,标志着动视从注资转向收购游戏工作室,Raven Software后来在动视帝国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陆续开发了《命运战士》、《雷神之锤4》等FPS游戏,以及一些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和漫威超级英雄题材游戏,同时也是《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和《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的协力开发公司,上图中则是Raven公司的第一部作品《黑色墓穴》以及加入动视后的第一款游戏《异教徒2》。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1998年,动视获得《雷神之锤3:竞技场》的全球发行权,这款FPS曾一度统治北美游戏市场,大量的赛事举办,动视也引此获利颇多。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1998年,动视与世界著名滑板冠军托尼·汉克签订了一项长期协议,并交由之后收购的Neversoft娱乐公司开发一个全新的运动游戏系列,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托尼·汉克的极限滑板》。或许从国内玩家(也包括小编)的角度来说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体育游戏会在全美年度游戏销售排行榜上占据前三的位置,但实际上....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2001年,动视获得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电影大片《蜘蛛侠》的独家游戏改编与发行权,并在发行后大受好评。之后同漫威公司展开更多方面的合作,大量超级英雄被搬上游戏平台,包括《神奇四侠》和《钢铁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2002年,动视收购Gray Matter互动工作室,并从id Software手中获得《重返狼穴》的开发版权,而两者合一的产物,就是上面的这款游戏。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当《荣誉勋章》的制作团队从EA手中独立出来时,动视很快就嗅到了利益的气息,他们试探性的注资了新生的Infinity Ward,而在2003年使用选择权完成了对Infinity Ward的收购。同年10月,使用雷神之锤3相同引擎的《使命召唤》系列第一作发布,这也是动视最成功的一次收购。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2005年,动视收购Toys for Bob工作室,该工作室专注于开发梦工厂旗下动画改编的游戏。而在今年E3上,Toys for Bob第一次走上台面,其发布的卡通动作对战游戏《天陆巨人》(Skylander Giants)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遮遮掩掩的情况下撑起了动视的台面。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蜘蛛侠在大荧幕上继续着自己的正义,而动视和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合作也在继续,《蜘蛛侠3》以优秀的动作元素征服了一大批玩家的心,也让动视满意的数着钞票。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2006年,动视收购《吉他英雄》开发公司RedOctane工作室,这款充满着美式街区风格的音乐游戏在随后几年风靡全球。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同年,动视获得MGM授权改编经典电影《007》系列游戏,新老英雄同出一堂,《007:血石》打响了第一炮。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点此看大图)

(点此看大图)

2010年,动视迎来了一场震惊游戏产业的诉讼案。动视将《使命召唤》续作的开发权转交给Treyarch,令该系列的开创者Infinity Ward大为不满。两位高层兼创始人詹森·韦斯特和文斯·赞培拉在离职的同时将已合并的动视暴雪告上法庭,这场官司伴随着大量的口水和小道传说,最终不了了之。Treyarch不负动视重望,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证明了自己,并顺利完成了这个经典FPS系列的过渡。

【来源:】

关于寻宝记 黑色行动 动视暴雪 历史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