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VS伍子婿 铁血大宋名将PK之老将多谋

2012-03-26 11:55:16 神评论

历史战争网游题材新力作《铁血大宋》在前两期的名将PK中,我们点评了宋代名将岳飞、狄青与战国名将李牧、廉颇的相关生评。细说了一下四位历史名将的百战风云史,在玩家心中产生极好的效果,众多玩家给官方留言望我们多推出点这方面的题材。

经广大用户要求我们准备继续推出名将PK系列文章,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宋代名将杨业和战国名将伍子婿的百战人生。

名将PK第三期 杨业VS伍子胥

{{keywords}}最新图片
杨业VS伍子胥展示图

杨业(?-986年),本名重贵,又名继业,原籍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宋史》宋朝名将、军事家。

杨业的著名战役:雁门关大捷

投宋后,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美节制。刘继业归宋后恢复杨姓,他驻守于代州。这以后,杨继业一直在北部对契丹进行备战。

公元980年,辽朝派了十万大军攻打雁门关。那时候,杨业手下只有几千人马,兵力相差很大。杨业是个有经验的老将,知道靠硬拼是不行的,就把大部分人马留在代州,自己带领几百名骑兵,悄悄地从小路绕到雁门关北面敌人后方。 辽兵向南进军,一路上没遇到抵抗,正在得意。忽然,后面响起一片喊杀声,只见烟尘滚滚,一支骑兵从背后杀来,像猛虎冲进羊群一样,乱砍猛杀。辽兵毫无防备,又弄不清后面来了多少人马,个个心惊胆战,阵容大乱,纷纷向北逃窜。杨业带兵追赶上去,杀伤大批辽兵,还杀死了一名辽朝贵族,活捉了一员辽将。 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威名远扬。辽兵一看到“杨”字旗号,就吓得不敢交锋。人们给杨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

杨业官职:

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死后追封: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武将操守:忠勇正直,精忠**

武器:杨家寒铁枪

坐骑:追风马

类型:猛将型

战斗力:★★★★

带兵数:约20万

结局:被奸臣所害,战死沙场

技能:嘲讽、气势性压倒

伍子胥(?~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春秋时楚国监省荆州市监利县伍场村人)

伍子胥的著名战役:超前游击战意识,一举歼灭数多邻国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

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背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余里深远的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是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达到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伍子胥官职:

最高爵位称相国公。后继事吴王差

武将操守:武将操守:性格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

武器:戈

坐骑:四轮战车

类型:猛将型

战斗力:★★★★ 生无败绩

带兵数:10万

结局:被奸臣所害,赐剑自刎

技能:猥琐、计谋

武将点评:

杨家将是宋朝时期是一部传奇,杨业虽然身为降将,可带兵破敌的威武事迹被广为流传,此人自幼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武艺也高,20多岁便入仕太原的北汉**,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只是当时**变幻,杨业不善于周旋**之中,惹得奸臣记恨最后落得个以死明衷心的下场;伍子胥全家遭楚平王残害,本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精神投身吴国,最后大灭楚国,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这种血性男儿的心性值得后世学习,而伍子胥那种超前的游击战战术,在多年之后的解放战争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