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鲁改编网游 提升青少年的“正义”共鸣

2011-05-04 17:32:18 神评论

设计的觅工形象

4月27日,选材于郑渊洁同名童话《皮皮鲁和419宗罪》的社区游戏产品,跟随检察日报正义网走进苏州。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正义之剑维权游戏》,也宣布进驻正义网专区。据介绍以“网络游戏”方式传播法制知识、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在国内尚无前例。

“父母没收子女的信件违法吗?”“中学生介绍女同学给成年人当朋友有什么问题?”……一系列现实中的问题,很可能发生在青少年的身边,如果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和防范措施,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皮皮鲁和419宗罪》社区游戏正是以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同名童话为蓝本,将中国刑法编成的419个故事,用虚拟角色和相关任务向青少年玩家普及有关刑法常识的创意游戏。与苏州园区人民检察院研发的《正义之剑维权游戏》一样,其终极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游戏手段,让青少年远离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无意识犯罪。

4月27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的“青少年普法游戏研讨会”上,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郑亚旗发言说,“选择《皮皮鲁和419宗罪》作为首款改编产品的原因,也是希望孩子通过玩这款社区游戏达到了解中国刑法的目的,补上人生中这重要的一课”。

普及法律,网络游戏发挥教育功能

现在的青少年,读报纸和杂志的人越来越少,他们的手机能读阅新闻、上网,“在新的媒体平台上推进内容的丰富与手段的多元化,特别是与青少年安全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的制作和传播,是传媒业的重要社会责任。”检察日报正义网执行总裁赵志刚在研讨会中说。此次正义网联合网络游戏运营商,发布以法律普及为核心内容的网络游戏,正是在这一愿景下的一项工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法制教育对象不均衡。现在的法制教育面向的主要是在校学生,对一些有不良行为的闲散青少年,以及农村留守青少年群体的法制教育比较薄弱;其次,载体和方式相对单一,比如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多是以说教式灌输法律知识,使学生被动接受而没有将法律精神和法律规定内化为个人素质;最后,内容欠缺全面性,欠缺案例讲解,起不到有针对性的告诫作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副所长郭开元博士认为:“通过网络游戏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创新,它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维权与自我保护,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同时也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载体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弥补了法制教育当中所存在的缺陷。”

支持键盘 ← 和 → 分页
17173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17173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你不知道点进去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