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里的死灵书(Necronomicon)有什么来历?
DOTA里的“死灵书”(又叫“小人书”)大家都知道,而有老玩家会告诉你“原型是克苏鲁神话”——这是真的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什么是克苏鲁神话?
克苏鲁神话这概念最近几年相当流行,你仿佛能在任何游戏里或多或少看到它的影子。有人觉得克苏鲁神话就是大触手,有人觉得是心智值,还有人干脆不告诉你它是什么但摆出“我都知道可我偏不说”的脸孔。所以我们首先得给它下个定义。
在我看来,克苏鲁神话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都市传说”,用游戏打比方的话,就像三国志11里的“文官舌战”:舌战有时节、道理、故事和话术等几种套路,不过其实都是在吹牛。比如“时节”就汇聚了各种古代传言:听说江面上出现了龙!(“黄龙现江”是著名谶纬之一)而游戏设计是每回合都有个主题,必须围绕主题开吹,没吹正部位的自动输。如果大家都吹在了主题上,就看谁的牛吹得好,大牛胜小牛……
(当然你也可以用话术震慑对方,比如“大喝”就能破一切所有任何吹牛或是其他话术,堪称一绝。用今天的思维理解就是不管你说啥,我就CNM,遇到这种野鸡型选手你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克苏鲁神话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吹。洛夫克拉夫特先画了个圈子,之后大家都在这个圈子里尽情发挥,进行集体创作(类似于今天的)。它和神话最大的区别在于神话是对未知事物的想象,属于“信仰”,在当时的知识水平下大家是相信神话故事的。而克苏鲁系列实质上是“创作”,没人相信,但大家都装作很惊奇的样子:原来是这样呀!然后再增添一些自己想像出来的细节,我听说还有这样这样……最后就形成了今天的“克苏鲁神话”,准确地说应该是“克苏鲁(传说)系列”。
*由于克苏鲁系列本身就是集体创作出来的同人性质作品,也就不存在“版权”,因而使用克苏鲁元素就成了一种流行。你可以看到大量使用该元素的作品,比如“魔兽世界”里就出现了好几个古神。甚至有传闻说魔兽世界的大地图“艾泽拉斯”(Azeroth),其名字就来自于克苏鲁神话中的黑暗主神“阿撒托斯”(Azathoth)。*
那么“死灵书”(Necronomicon)则是克苏鲁系列中一个非常著名的设定,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核心设定,因为在多篇作品里都提到此书(去年国内出的一本“克苏鲁故事合集”也借用此名叫“死灵之书”)。你可以在百度上查到一些亦真亦幻的描述像是什么此书成于公元730年,作者Abdul Alḥaẓred在大马士革的街上被恶魔吃了,书的阿拉伯名来源于一种中东神秘昆虫,这书现在被撕成好几份藏在xx博物馆等等(当然都是假的,是特意写出来迷惑读者的)。不过这个设定搞不好启发了一些人,比如金庸在《鹿鼎记》里让韦小宝唬骗胖头陀、说天赐神龙教主八部《四十二章经》分散在祖国各地……
(原书提到在大英博物馆里藏有一份死灵书的手抄本,我在大英博物馆转了快6个小时楞是没看到!)
初代死灵书也就是洛夫克拉夫特设定的死灵书,是“记录恶魔本质的书”,没有召唤效果,主要是借阿拉伯人之口讲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 “外神”虚无缥缈、无比强大,不关心人类,如果真的和人类建立联系那也只是怀着毁灭破坏这类目的(这和传统神话里的神明有本质区别,那些神多数是怀着善意的)。又比如《巫师归来》里提到“死灵书说了、亡者可以复活”,紧接着他们就被碎尸围攻。注意事情的因果顺序:并不是因为念了书上的咒语碎尸才活过来,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死灵书的出现只是为了解释“碎尸为什么活了?”因为“死灵书上说了它可以活”,这就为碎尸复活提供了设定基础。所以说这时的死灵书是纪录性质的、不是使用性质的。
第二代死灵书设定是在大众领域,主要是小说和电影。由于种种原因,它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比如1976年的小说《Eaters of the Dead》(1999年改编成电影《终极奇兵》),讲述公元11世纪时一群勇士大战食人怪的故事。小说在注释里写到“参考了阿拉伯人Abdul Alḥaẓred的著作《死灵之书》。”漫画杂志《Heavy Metal》在1979年的某一期里也画了一本《死灵之书》。甚至史蒂芬金于1984年写的小说《龙之眼》里也提到过“……Flagg拥有一本神秘的魔法书,由疯狂巫师Alhazred撰写,拥有强大魔力、读久了就会发疯……”可以看出,以上引用都还单纯只是利用死灵书“神秘”的特征,并没有说明它会带来什么。
真正让死灵书走向大众的是山姆雷米的《Evil Dead》系列(国内翻译为“鬼玩人”)。在1978年的恐怖电影短片《林中小屋》里,他塑造了“一帮人去森林里的小屋度周末,被恶魔攻击、互相杀戮”的故事。山姆雷米坦言这是受到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系列的启发。本着这种启发,他在1981年又拍了电影《鬼玩人》,让“死灵书”真正出场(前作里只出现了一把“印第安祭祀匕首”,这个设定后来在剧场版里得以继承):由于无知或说由于命运驱使,一帮到森林中小屋度假的年轻人触动开关,让录音机——对不起这里有点出戏,而且今天的读者未必知道什么是录音机。但请原谅因为电影是1981年的,当时还没有能录短视频的手机——播放出“死灵书”的内容。结果就是这些被播放的咒语引来了恶魔,看不见但威力强大,不但使人疯狂还能扫起死人继续攻击你,除非你把他/她的头砍掉。主角布鲁斯因为自带强者光环所以在死人堆里杀进杀出,亲手干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朋友的女朋友、自己的妹妹等(还把自己妹妹杀了两次,因为她被死灵书的神秘力量扫起来了),总之就是杀了除自己以外一切能动的东西……
作为**电影的代表作之一,《鬼玩人》播出后票房爆炸,最终收入约3000万美金(别忘了那是1981年,而且它的拍摄成本只有9万美金),从这个数字能看出它受欢迎的程度。死灵书的概念也因此传播开来,大家都知道如果念出书里的咒语就会招来恶魔。显然,这时死灵书已经是一种可以操作的道具、和第一代设定有了本质区别。后来“鬼玩人”又拍了续集、剧场版等等,每部作品中都有死灵书出现,而且读里面的咒语(或读错咒语)都会招来恶魔。
第三代死灵书则是在游戏垂直领域。当然,它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一开始,游戏里的死灵书只有外形,没有功能(第一代书)。如1995年的《南极冰怪》里,你需要获得死灵之书才能打败最终Boss。但《南极冰怪》是一个西式AVG,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战斗而只有选项和点屏幕上的物品,这里的死灵书也就只是一个道具。类似的AVG游戏还有《死灵书》(日本人做的PC9801游戏),《死灵书:黎明前的黑暗》等等。
真正把“可以用的死灵书”做进游戏里的是谁呢?暴雪。在《魔兽争霸3》里有一个名为“亡者之书”(Book of Dead)的道具,使用后可以召唤出8个小骷髅:4个近战、4个弓箭手。这个道具一开始出现在亡灵战役的第3关,在对战里也会掉并且用来围英雄相当好使(人类2级牧师是其天敌)。很明显它其实就是洛夫克拉夫特的那本死灵书,至于为什么不叫“Necronomicon”,应该是有版权方面的考虑:虽然说同人创作未必有版权而且洛夫克拉夫特也死了快100年,但魔兽3毕竟是商业作品,万一被人告了多麻烦?换个名字,省心省力。
不过有一个细节必须提到,那就是暴雪在魔兽3里设定的死灵书,严格来说并不是来自于洛夫克拉夫特,而是来自于“鬼玩人”。前面提到《鬼玩人1》设定“念出死灵书的内容就会召来恶魔”,之后山姆雷米又拍了《鬼玩人2》和《鬼玩人3》。其中1992年的《鬼玩人3》不仅获得多项大奖,更显著影响了游戏业。比如天极公司96年推出用于抗衡《Doom》系列的《毁灭公爵3D》,封面就和“鬼玩人3”高度相似,游戏中更有多句“鬼玩人3”经典对话如“Hail to the King,baby”。
(“Hail to the King,baby”在WOW里也有出现,是乌特加德之巅的一个成就,国内翻译“向国王致敬,宝贝”)
而类似地,当时的暴雪员工也不乏“鬼玩人”电影迷,比如魔兽争霸3里的矮人火枪手有一句语音是“This….is….my…BOOMSTICK!!!”,这正是《鬼玩人3》里Ash从井里出来后震慑全场的台词。
(还有一句经典台词是“Good?Evil?I'm the guy with the gun.”)
正是由于喜爱这部电影,暴雪员工在War3里加入了“亡者之书”,用途是召唤骷髅。WOW里也有“亡者之书”,地球时代它是斯坦索姆血色区总Boss恐惧魔王巴纳扎尔的稀有掉落,其地位等同于瑞文戴尔的剑和骷髅马,是一个紫色副手物品。使用后可以召唤出一个“极为强大”的骷髅协助你战斗(说极为强大是特指2.0时这个骷髅被调成70级但当时的人都是60级,所以当时有这本书的人很占便宜)。后来DOTA继承了这个设定但因为它只是RPG地图,对版权并不那么敏感,所以就用了死灵书的原名“Necronomicon”。
那么最后让我们来看一开始的问题,DOTA里的死灵书是来自于克苏鲁神话吗?从以上内容可以得出结论:它的原型当然是克苏鲁神话或说克苏鲁系列中的死灵书,不过在传播过程中概念本身有所变化;非要严格说的话,它更接近“鬼玩人”设定的死灵书。这就是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