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产业高峰对话论坛实录

2008-01-20 10:07:08 神评论

孩子与网游

主持人:我再问一个问题,你玩网游吗?你为什么喜欢玩网游,你会鼓励你的孩子玩网游吗?

胡泽民:在2006年的3月份,真的很惭愧,我觉得最不合格的是业内人士。我有一次受到我们刘董的欺骗,他说,"我给你100块,体验一下",后来我花了2千多块进去,每天玩3-5个小时,我开始理解什么叫网游,什么叫游戏。

所以我刚才强调一点,现在很多基金也好、投资者也好,他们没有接触过网游,门外汉一样,无法理解网游的好处在哪里。其实我觉得网游是考智力的东西,不是简单的玩,里面还有跟人的互动,或者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我觉得这是建设性的。就是很多人不理解网游,把很多东西妖魔化了。我觉得理解的人,如果我们从正面的态度来看,还是非常有效益的。我相信,如果有限度地去玩网络游戏,我觉得还是比较支持的,不会干扰他的正常生活,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池宇峰:谈到教育意义我多说一点,有人问我:"你原来做教育,怎么现在做成网游了?"他好像说:"你怎么原来做好事,现在做坏事?"我当时就否定了,我说不是这么回事。我认为游戏真的对年轻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我做教育研究很多年了,经常有交互,我发现游戏是最好的交互方式,能锻炼人的判断与执行能力。其实是给年轻人去体验、尝试、锻炼,就像做数学题一样,适度游戏绝对是非常有意义的。我1997年做游戏,当时做3D游戏,当然是适度游戏,确实有时候打的比较疯狂。在做网游之前,我确实也玩网游,也很投入的,而且也同时参加里面的交友活动等等。如果我现在有孩子,我认为我会在适度的监管下,让他充分的来享受游戏的乐趣,这样对他个人的成长尤其是身心成长、智力成长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谢谢!

朱骏:最初玩大富翁,后来玩GAME OVER.我觉得踢足球比玩游戏更好。

唐骏:我不玩游戏,但是我只陪我女朋友玩。唐维子(音)。

求伯君:在座没有比我玩游戏更老的。我玩网游花的钱不知道有没有老史花的多,大概有万把块钱,到后来花到自己的游戏里面。我玩自己的游戏也要花钱,因为他们盯得比较紧了,呵呵!

我现在只要有时间,就把真实身份隐藏起来,去参加游戏,和网友聚会。我儿子也在玩,在游戏里面一起跟他们聊天打架。我也督促他,作业还是要做的,睡觉还是要睡的;偶尔我也采用一些断网等强制手段,因为他第二天要上课,没办法。

史玉柱:程序员都有习惯,编写都是下半夜写的,写了一会儿玩一会游戏。那时候不是网络游戏,而是单机版游戏,包括珠海巨人最糟糕的时候我还是玩这个。所以我每天天亮才睡觉,现在我改变了,11点钟就睡觉了,这跟自己的性格睡觉,养成自己的习惯了。

我自我感觉挺好的,上个礼拜跟步步高老板聊天,他说研究发现玩网游的老板,成功率比不玩网游的老板成功率高。他投资之前做了这样一个研究,都很成功的。不光说网游行业,其他行业老板也在玩,只是网游被妖魔化以后不说出来而已。

第二个问题,孩子沉迷,他想玩就让他玩。我也是这样观点,最怕孩子沉迷,他说这个沉迷,责任是你的责任,不是你孩子的责任。任何一个玩游戏沉迷的孩子,他的家庭一定不美满,他不沉迷于网游必然沉迷于其他的,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如果我看着我的孩子,玩网游沉迷了,我觉得应该从我的角度来反省,我没有给他温暖,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所以我是不反对我小孩玩游戏的。

王俊博:史总,一竿子打翻一个船,我小孩也玩游戏,家庭也很美满,但是也有沉迷。我看上去也不再玩游戏,确实没有玩。

在5年前的时候,我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原来做单机游戏,后来做网络游戏。我想网络游戏到底怎么回事。那时候系统不太稳定,每一次断线或者电话塞掉了,我马上一通电话打到客服,赶快现场解决。

所以我分成三班制,白天到晚上8点、10点我在看,晚上 10点到晚上12点2点是我老婆在看。我太太,她也开始学习玩这个。后半夜就是我的女儿在看。所以那个时候呢,我第一个感触到,当断线的时候,每一次断线以后,一开机,3分钟,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的时候,会有5万人在里面。

我想小孩怎么回事,为什么断线不离开,还在那边,这些小孩子多可爱,所以我就不忍心睡觉。结果我的小孩因为玩游戏,念了三所大学才毕业。她念的是咨询工程,就是专门写程序的,她就在我们公司里面做游戏设计,你看我方法好不好?虽然多念了一年,但是我得到了一个小孩愿意在我的公司里面工作。

我这里要讲,玩游戏的孩子,大学一样可以毕业,只是多念一年而已。不过我发觉,玩游戏的小孩子真的很聪明,我感觉她市场感觉非常好。她不单写程序,游戏要推出前一天或者前两天晚上我就拿回去给她试,她说爸爸你这个游戏怎么做得那么烂,我说你是消费者你直接骂他;结果有的游戏因为这样子,延误半个月三个月才出。所以她从小就是测试员,所以我从小就让她接我的棒。所以我呼吁小孩子要玩游戏,沉迷有一天总会醒过来,比如说沉迷"撞球"啊都没事,他肯定会反省过来。

刘炽平:我跟游戏一起长大。小的时候在香港,游戏机中心不让穿着校服的人进去。我们上学以后,就自动把校服的校徽贴住,就可以进去了。游戏是陪着我成长的。最近玩悠闲的游戏比较多。我跟我儿子父子之间最强的沟通,就是在游戏里面发生的。这样第一有了监控,第二在过程之中可以找到很多父子之间的共同语言。

主持人:我记得我小时候特别怕我爸爸,我第一次有一点不怕他的时候,是打坦克。我突然说,"你怎么那么慢".那是我第一次可以不怕他,说他一句。我现在的儿子,非常调皮,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不舍得打他,我就跟他打游戏,就把他打得落花流水,他就知道世上还有很多挫折。

支持键盘 ← 和 → 分页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