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美术如何更好地讲故事?资深动画电影艺术总监在线为你出谋划策!

2025-05-29 15:54:01 神评论

wuhu专访

在时光长河的幽谧角落

有一些灵魂

如熠熠星辰

以独特的光芒划破生活的庸常

编织出令人心醉神迷的绮梦

这些灵魂的执笔人

同样在用细腻的笔触

勾勒着世间万象

灵动画笔奏响心灵的乐章

如汩汩清泉

灌溉着极度渴望慰藉的心田

他 就是这样一位执笔人

在动画概念设计领域深耕多年

向大家隆重介绍——

概念设计艺术家

籽木与!

作为本期【动画教练】的特邀嘉宾

籽木与也来到了wuhu专访!

与我们分享他的创作心得~

wuhu专访

第490期

采编:Ava

独行·项目历练

1.《雄狮少年2》作为去年年度备受关注动画电影,在豆瓣斩获8.5的高分,较第一部而言,尤其场景美术部分更加出彩。作为艺术总监的您,相信在与“雄狮”系列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自身亦实现了诸多提升与蜕变。您在深度参与影片创作的过程中,有怎样难以忘怀的心路历程与深刻感悟?

籽木与:

感谢wuhu的邀请,也感谢大家对雄狮2的喜欢!片子的画面效果是团队各部门协作的结果,也在此感谢下我们团队的小伙伴!

先聊聊《雄狮2》的场景方面吧,项目刚开始时我会有些担心做不到《雄狮1》那样,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对两部片子故事发生场景的实景熟悉度不同。《雄狮1》的故事发生在我熟悉的广东,多年的生活经历,使得我对村子、城镇的面貌都相对有数,加上必要的采风,在设计场景时对哪些东西应该出现且出现在什么地方,哪些不能存在,都会比较敏感。

而《雄狮2》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虽然我曾经在那里工作过一年,但即便加上几次采风,也不可能做到像熟悉广东那样熟悉上海,片子又是写实风格,把味道做对让观众沉浸不出戏是硬性要求,所以挺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自信,总怕上海当地的观众看了之后没办法代入,只能一遍遍地去“骚扰”咨询身为老上海人的前前同事,很幸运的是片中戏份较多的石库门弄堂和工人新村,都是她住过且回忆较多的地方,所以再次感谢这位朋友不厌其烦地讲解,让我心里更有底气。

第二,《雄狮2》的画面细节量完成度更具挑战性。《雄狮1》中村子里的戏份占了大半,村子里有大量植被和土地的材质细节可以铺开来增加画面质感,满足观众眼睛对精度的需求;而《雄狮2》的故事发生在市里,除了荒地的戏份,大多时候植被在画面中的占比不大,所以场景中物件的布置以及各处的材质表现就变得尤为重要,除了美术设计上尽可能安排到位,对模型制作的完成度也有更高的要求,这里也要感谢下我们模型、植被以及做程序化纹理的同事!

每个项目都会有自己的成本和风格的条框限制,在这些条框里把东西尽可能做到满意,我认为是团队协作最有别于个人创作的地方。感谢我们团队的大家都把《雄狮》系列视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作品,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最终以这样的品质呈现给观众。

2.《雄狮》系列两部电影均表现现实主义风格,而影片的画面呈现效果都由您来把关。请您分享一下创作第一部时是如何把握岭南文化元素与现实主义风格融合的尺度的?在第二部中,又是如何考虑将拳击、武术等元素的现实性与动画的夸张化表达进行结合的?

籽木与:

感觉对尺度的把握与成本控制有一定关系。《雄狮1》中的岭南元素主要来自醒狮、植被和建筑,虽然是现实题材写实风格,表现村镇、城市的时候也不可能把采风到的元素全都塞进画面里,这样会使得制作量过于大且没必要,所以我们更多还是提取观众熟知的有代入感的东西去呈现。

拿建筑举例,除了尽可能还原祠堂,片中出现较多的是民居,我们会将采风拍摄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设计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模版,再进行拆分组合,力求保留高识别度元素的同时能节省模型制作的成本。

对于全片最核心的狮头元素,我们觉得醒狮狮头本身就很有艺术特点,除了找资深的扎作师傅咨询以外,还特意购买了狮头回来拆解了解内部结构,几乎一比一还原了工艺造型。

在第二部中的格斗元素和动画表达方面,导演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还原真实的武打效果,没有做太多的卡通夸张。因此在动作设计方面,我们邀请了专业的武术指导,并搭建了武打团队进行拍摄、剪辑和动捕,再将素材给到动画师进行精细制作,在动画师的加持下,角色能更肆无忌惮的拳拳到肉,打击感更强,这也是动画表达的好处。

3.另外在您担任过美术指导的动画电影《美食大冒险之英雄烩》中,需要将“美食”与“冒险”这两种元素相结合,您是如何通过美术设计来实现这一平衡的?包括里面的“美食大陆”场景(如巧克力峡谷、芝士山脉)以及角色造型等,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籽木与:

《美食大冒险》电影的角色延续了原TV剧集的设定,我们只是将其进行了造型的微调和材质升级。关于场景部分,我记得当时导演一直强调的有两点:一是要有食欲,二是远看像真实的风景,近看是食物组成。

所以设计的时候,我们会将现实的场景进行联想发散,考虑现实中山体的造型和材质类似于什么食物,比如丹霞地貌的山体和厚切牛肉在纹理分布和颜色上会有相似感。

桦树黑白相间的颜色能联想到巧克力牛奶饼干;苦瓜切段后扭曲的造型可以凹成古建筑的飞檐造型……

关于冒险的部分,从场景角度出发,我们会利用食物的一些特性来给场景制造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变化。例如面包森林那一场戏,整个地面都由面团组成,因主角包强夜间生火导致火星飞散点燃植被,面团在受热环境里膨胀变化成了各色的面包,有着巧克力树皮的树和果子也融化爆开,流下的巧克力和果酱淋在面包上,模型和特效组的同事将这些质感都做到位之后,再加上白烟特效,整个场景就变得很有食欲。只可惜类似这样让场景翻天覆地变化的场次在正片中较少,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

破界·初心不变

1.您最初专注于游戏领域的创作,曾参与制作过《摩尔庄园》、《惊梦》、《功夫熊猫》、《童话大冒险》等多个游戏项目,后来却逐渐将重心转向创作动画电影,很好奇您做出这一转变的契机是什么?基于您在游戏与动画领域的丰富经验,能否谈谈您认为动画电影与游戏项目在美术设计方面的核心差异体现在何处?又有哪些共通的经验可以相互借鉴?

籽木与:

毕业后不久我加入了游戏行业,那时的初衷就是想去高手云集的游戏公司历练自己,让自己在设计和绘画上的意识更完善,再回到自己热衷的动画行业,能更好地参与动画电影。

关于游戏和动画美术设计方面的差异和共通点,考虑到我已经离开游戏行业多年,想法不一定准确,说出来仅供参考。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差异在于受众的接受方式不同,导致设计思路不同,动画的受众是被动的,观众跟着导演意图观看影片,而游戏的受众相对主动,玩家在场景里根据自己的意识游走,所以在设计动画的时候需要专注特定镜头内画面的极致表达,设计游戏时更多则是需要考虑玩家在场景中的多角度交互体验;共通点我认为还是在通过画面讲故事上,两者都需要设计师具备通过设计语言来引导受众去阅读其本质的能力。

2.无论是在动画还是游戏领域,都可以通过美术设计来强化叙事张力,请以您参与创作过的项目中的某一关键场景为例,具体聊聊您对“美术设计如何推动情感表达与故事节奏”的看法。

籽木与:

拿《雄狮1》中天台舞狮的那一场戏举例。舞狮大赛前夜,阿娟辗转难眠便上天台舞狮,当时他的心境应该是迷茫彷徨的,所以将当时夜晚的天气安排成了广东标志性的回南天,雾气弥漫,让周围建筑的灯光更晕染开,整个氛围变得更加迷幻阴郁,与之后朝阳划破夜空的爽朗形成强烈反差,呼应了阿娟心境上的变化。

氛围设计可以讲故事,场景设计亦是如此。为了让阿娟舞狮大赛强力的表现更加合理,需要强调阿娟在广州打工时的训练强度,因此我们在阿娟住处的天台上安排了许多他自制的各种简易训练道具,当然这也只能告诉观众他有训练过,加上在墙壁上用阿娟的字迹写上了训练笔记和密密麻麻的训练打卡,这才能让观众相信阿娟除了打工每天都有拼命训练。

3.《惊梦》为国风水墨风格作品,《功夫熊猫》的艺术风格偏向奇幻武侠,《雄狮少年》的艺术风格偏向现实主义。在这众多不同题材的作品中,您是否在追求项目效果更优表达的同时,尝试探索过个人艺术风格?

籽木与:

我感觉自己应该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个人风格,或许更多的是通过不同项目风格的历练而形成的设计经验。毕竟做的是商业项目而不是个人创作,美术设计理应服务于剧本故事,如果故事的气质是卡通的,那么造型和色彩风格便可以往卡通的方向走;如果遇到的是《雄狮》这样的故事,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它的质感,在色彩和造型上我们就会毅然往写实克制的方向发力,所以很多时候美术风格只是为了让项目呈现更好的效果而做的尝试和选择。

4.了解到您极其专注于现实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您的创作生涯中,生活似乎总是能为您的艺术作品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您通常从生活的哪些方面来汲取创作的灵感呢?回溯过往,在艺术创作这条充满挑战与探索的道路上,您的创作理念发生了哪些关键性转变?或者是否有始终坚守的核心原则?

籽木与:

当时我刚进游戏行业的时候,虽然想好了未来要回去做动画,但也难免迷茫,当时下班后都多多少少会画一些目的不那么明确的练习。直到后来加入网易,身边的高手变多,我从大家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但都比较散乱,当时就觉得需要有作品能让我把学到的东西都实践一番,而需求多变的工作中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只能自己私下练习创作。

于是我就开始画小道士那个系列的图,当然那些图现在来看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当时在一定程度上帮我解决了几个问题:1.逼迫自己沉住气深入塑造,锻炼手头功夫;2.让自己习惯脑洞发散;3.锻炼如何将想法合理地呈现在画面里。

这三点又都刚好是在训练我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或许深刻认识到这点就是我个人创作上最大的转变。不管多么脑洞惊奇的设计,最终要让观众信服,都需要有接地气的合理转换来落地。所以我平时上网或者外出时,都会习惯性地留意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东西,哪怕是逗趣搞笑的视频或图片,我都会想着这是不是可以发散变成一个美术设定,如果可以,应该要怎么实现。(PS:以上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创作者,大家对于创作都会有各自境遇带来的不同经验总结和理解,因此以上仅供参考)

聚力·团队赋能

1.您作为画面呈现效果的把关人,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是如何与导演及美术团队等相互沟通、协调的?可以具体项目为例,聊聊您在其中是如何协调分镜、模型、灯光等多部门达成视觉统一的?

籽木与:

大学毕业以来我陆续参与过一些动画项目,很多是以外包形式参与到其中的某个环节,如前期概念设计或者气氛绘制等,真正深度参与的或者说从头跟到尾的就是和孙海鹏导演合作的这三部电影。

在《美食大冒险》的尝试和磨合过程里,我逐渐融入到了团队中,和大家变得越来越默契。这一点对团队协作很关键,导演在项目初期剧本还没成型的时候,会时不时地和我碰撞一些想法,我会将他提到的和自己想到的画出来(不管是草稿还是正经的概念图),这些设计稿会被导演用来给资方或者编剧老师们沟通推进度,当剧本基本确定和采风结束后,便正式进入美术流程。

每场戏画设计稿前,导演都会先给我讲戏,方便我更准确地理解剧本和他的意图,绘制完该场次的场景草图后,这些草图会先给到模型部门去搭建简模,审核确定好比例后,简模和场景草图再一起给到分镜师,在分镜师绘制分镜的同时,我会进入下一个场景的草图绘制。再之后,前一场的分镜出来后,layout开始推进制作,美术部门按主次开始细化设计,模型部门推进场景中的交互道具制作,灯光部门则开始打初步的灯光……就这样各部门滚动推进,各环节一遍遍地迭代自己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里我会穿插大量的审核反馈工作,由于周期人手紧张,在画稿和反馈上我得尽可能地点到为止,比如画到什么程度足够让灯光部门看明白,反馈到什么程度足够让模型部门理解,这都有赖于前面提到的团队磨合出来的了解和信任,才能大大提升效率。

2.您参与创作的这三部动画电影作品均由孙海鹏导演执导,想必正是基于你们之间深厚的信任基础,二位方能携手共进,共创佳作。很好奇您与孙导之间的合作契机是如何形成的?另外,对于未来的创作,您目前有没有新的创作计划或目标?

籽木与:

能和孙海鹏导演合作,多亏了朱老ber的引荐。是老ber把我从游戏行业带出来的,当然确切地说应该是老ber的专业能力把我吸引到海鹏的项目里去的,那时候他给我看了一下自己创作的《美食大冒险》电影的概念图,我就被深深折服了,明显感觉到这会是一个能让自己学到很多东西的项目。

微博@朱老ber

之后他就带我去见了海鹏导演,导演非常真诚,还给我看了公司当时创作的样片,包括灯光和特效等一系列团队的画面呈现技术十分惊艳我,从那时起,我就笃定这就是回动画行业的时机了,就这么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团队。

目前导演和编剧老师们还在推敲下一个电影的剧本,我跟之前一样帮忙做一些前期探索,希望一切顺利,能正式投入制作。

3.这次能邀请您来到【动画教练】,我们感到非常开心且荣幸,可以请您稍稍透露一下,在动画教练中将分享给大家哪些创作幕后独家内容以及创作经验呢?

籽木与:

感谢wuhu【动画教练】的邀请!本次分享将结合实际创作案例,解析如何通过视觉美术强化叙事表达,以及动画电影前期概念设计的思路构建与落地流程。同时,我会结合自身从游戏行业跨界至动画电影领域的职业选择与转折经历,分享多年来的自我提升路径及职业规划心得,希望能为年轻创作者提供实用的可操作建议。

再次感谢籽木与给我们带来的

精彩创作经验分享!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期待6月6号的【动画教练】

我们不见不散!

END

添加wuhu小精灵5号微信(wuhudonghua5)发送“动画新势力”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入粉丝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黑神话:悟空》、《白蛇3》、知名国风插画艺术家等大咖齐聚!动画教练第六期火热来袭!

众多IP集结!2025中国青年动画电影周大咖云集!

《闹天宫》背后的传奇画师!从“小人书”到当代画圣,他的人生比西游更魔幻…

离谱!动画奖项成赌博标的?欧美二次元为这场动画颁奖礼赌博下注2000万?!

强蹭宫崎骏热度,号称三分钟就能做动画,AI为何频频惹众怒?

23年前瞒着迪士尼开拍的《星际宝贝》,风靡全球前曾被当作“乡巴佬”

多给动画人来点小心心吧!

【来源: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