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天宫》背后的传奇画师!从“小人书”到当代画圣,他的人生比西游更魔幻…

2025-05-28 15:39:11 神评论

一夜醒来,你重生为万众瞩目的富二代。成年后,凭借着才华刚刚在画坛声名鹊起的你,选择:

A. Let’s 艺术~

B. 耶!终于可以躺平了!

C. 嗯……不如去画连环画吧?

如果有人选C,你肯定想隔着屏幕晃醒他。

毕竟比起前两个选项,苦巴巴地画小人书,既辛苦,又有可能不被理解。它既不能被快速变现,又被传统艺术界认为“难登大雅之堂”。

但,这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段子。这位选C的嘉宾就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刘继卣。

连环画,这个蒙着微尘的名词,对如今的90后、00后来说,也许是陌生的。而刘继卣,则是连坛的代表性人物。

比如你一定看过他的《闹天宫》系列

他的画对现在大火的《黑神话:悟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多有代表性呢?

举个例子,荣宝斋现已出版的《荣宝斋画谱》现代卷128册中有五册是刘继卣的,另外一个有此殊荣的是齐白石。

除此之外,刘继卣还有很多诸如“当代画圣”、“ 东方的伦勃朗和米开朗基罗”之类的响当当的称号。

回归到开头的选择题,我们得从刘继卣的出生开始介绍。

刘继卣

01.

东 方 莫 扎 特

早在大清乾隆年间,天津土城老刘家就整了个骚操作——靠卖磨香油剩下的“麻渣(芝麻渣子)”起家。

后来发现海河这地界儿搞物流是真香,直接组船队倒腾起关内外粮食,没几年就赚到流油,成功杀进“天津八大家”(福布斯榜·天津版)。

传到第七代,画风突然跑偏了。这代掌门人刘奎龄放着金山银山不数,非要蹲屋里画画。

刘奎龄

结果愣是成了民国动物画大家。

还独创了一种今天国画界仍在沿用的绘画技法(后被刘继卣发展为“劈笔丝毛法”)。

刘奎龄《五轮图》

1918年,刘奎龄的三儿子刘继卣带着满级艺术基因落地。闻着父亲画室空气里弥漫着的松烟墨香,小刘继卣自然爱上了那些外观严整却创作出绮丽画面的砚台、宣纸、笔洗……

后来,刘奎龄常常从英租界买来印刷精美的画报,小刘继卣更是爱极了,有时候一看就是一两个钟头。

当然,除了看报上的动物,小刘继卣也喜欢看生活中的动物。

传闻老刘家附近有条通向市区的大道,道路两侧杨柳依依,中间有牛羊穿行。好奇心旺盛的小刘继卣总是跟着这些经过的大队,观察其中动物的形态,回到家中再把记忆里的动物画在地上、墙上,画不下之后,又去画到外面的院墙上。

刘继卣 动物画

于是,不仅邻居们为之惊叹,连路过的行人都知道:土城有个会画画的孩子。

十六岁时,刘继卣就去到天津市立美术馆西画系开始系统学习绘画。在油画家刘凤虎的指导下,刘继卣学习了素描、速写、水彩、油画。

刘凤虎早年留学德国,深研荷尔拜因画派,西画功底极为深厚。刘继卣对先生也十分敬重。

可一到素描课上,刘继卣却偏偏“我行我素”。别的同学都老老实实用炭笔涂抹明暗,追求立体效果,他却执拗地只用线条勾勒,活像个“铁线描”的忠实信徒。

幸好刘风虎是位明师,见这学生如此叛逆,非但不恼,反而笑眯眯地说:“嘿!你这画法倒挺有意思,自己闯去吧!”既不强行掰正,也不泼冷水,倒像是早看出这小子将来必成大器。

刘继卣 速写稿

除此之外,刘继卣又从刘子久学习了中国画的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传统笔法。

说到天津市立美术馆,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如果用今天的比喻,当时的天津市立美术馆大概相当于央美、国美的地位,还是北方艺术圈唯一能与上海美专掰手腕的存在。

在这种神仙打架的地方,没过多久,被迫成长又天赋异禀的刘继卣就能以卖画为生了。

可转折也发生了。

1937年,日本人的铁蹄踏碎了山河。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整个华北在刺刀下颤抖。这年头,谁还有闲情雅致买画呢?即便有,亡国奴的滋味哽在喉头,再好的丹青也难以下咽。

十九岁的刘继卣,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撞上了人生最晦暗的岁月。这位未来的画坛大家,为了养活父母,不得不应召去画工资不高的街头广告。每天天不亮就爬上摇摇晃晃的脚手架,直到暮色沉沉才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家。

但也不得不说,正是这段特殊的岁月,让他掌握了生宣、熟宣、皮纸等各种画纸的性能,甚至在其笔下的工笔动物也开始向小写意过渡了。

时光荏苒,老话说“三十而立”。1947年,刘继卣终于在天津永安饭店举办了第一场个人画展,展出了一百余幅作品,一时蜚声津京。

02.

连 坛 六 边 形 战 士

罗列了太多时间点,大家可能已经麻了。但是1950年这个时间节点各位应该相当熟悉,彼时的新中国刚成立一年,这不仅是政治体制翻新的一年,也是连环画迫切需要革新的一年。

连环画的前身是“章回插图”与“石印画本”。

《申报》出版的《点石斋画报》

清末民初,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大量出版了带图解的通俗小说,如《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内容以传统文学为主,画风受木版年画和工笔画影响,造型传统、叙事直白。

但因为价格便宜、图多字少,所以备受老百姓的喜爱。

《水浒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一方面,由于画家们的绘画技能日臻成熟,连环画第一次迎来“井喷式”发展。

而且受有声电影的影响,添加人物对白的“口白”也开始出现。

连环画中的“口白”

另一方面,这种被称为“小人书”、“公仔书”的连环画也开始受到知识分子的质疑。很多人认为它媚俗、不登大雅之堂,耽误青少年学习。有些学校甚至明令禁止学生看小人书。

不过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却觉得要正视连环画的传播力,一度非常提倡“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思想”。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有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

叶浅予《王先生——过年躲债》

1949年12月,毛泽东正式指示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

1950年,中央又发出普及文化、改造旧连环画的号召。

而这,也正是我们上一章提到的刘继卣来京的节点。

当时的中国,南方尤其是上海的连环画实力强劲。

上海人美于当时推出的《西游记》

反之,北方从事连环画的画家则非常稀缺。但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必须负起引领新时代文化大潮的责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继卣迎来了他的又一个伯乐——蔡若虹。

时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的蔡若虹应周恩来之邀,在文化部成立了大众图画出版社,专门负责编制出版连环画。独具慧眼的蔡若虹早就发现了刘继卣这颗明珠,两人很快达成一致,刘继卣也就此告别了他的卖画生涯。

大众图画出版社成立相关新闻报道

搁现在看,这可是从个体户变身公务员的天胡开局。不过对于艺术家来说,从传统国画到连环画,脱的可不是一件长衫,这事儿搁当年就跟现在985教授跑去搞网络爽文一样震撼。

可刘继卣硬是顶着压力给连环画来了个大改造。虽然老爷子没留下啥相关日记、采访,咱也不知道他当时具体怎么想的。但是话说回来,那时候还没流行“听党指挥”、“到边疆去”,足以见得刘继卣这份投身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首先要介绍的必须是刘继卣1950创作的《鸡毛信》。

刘继卣《鸡毛信》

《鸡毛信》改编自作家华山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海娃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送一封插着鸡毛的信的故事。

他延续了父亲中西兼备的绘画风格,使画面既具东方韵味,又有西方绘画的立体感。

刘继卣《鸡毛信》

而且和父亲一样,刘继卣对动物的描绘也尤为出色。

其实在中国画家中,大部分画家只能精于一、两种题材,比如我们熟知的“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张大千画虎,老板画饼(不是)”。

但是刘继卣的画,堪称美术界的满汉全席——工笔白描、重彩、小写意、大写意样样精通。他也涉猎广泛,笔下的各类走兽以及花鸟、人物都神韵生动。

在此之前,连环画多聚焦武侠、神怪题材,《鸡毛信》首次以抗战现实题材为主,打破旧套路,成为“新连环画运动”的代表作。

因此一经出版,印刷的十万册很快一首而空。读者的来信像雪片般飞来,堆满了刘继卣的画案。

不过最让他心头滚烫的,还是那些从战场寄来的书信,字迹间跳动着志愿军战士炽热的心。刘继卣捧着这些穿越枪林弹雨的信件,手指微微发颤。画笔生涯十余载,还是头一回真切地感受到:原来丹青水墨,竟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如此澎湃的回响。刘继卣也从此声誉大振。

1956年,刘继卣又创作了个广为人知的《闹天宫》。

刘继卣《闹天宫》

《闹天宫》是用工笔重彩画的。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不仅要求画家有过硬的线描、造型、设色的基本功,而且非常费力。

一片盔甲,一朵云彩,一撮猴毛,要先用淡墨一遍一遍的晕染,一般要染上十几遍以至更多,然后上色,这色才浓重深厚。

据说当时,刘继卣每天从早画到天黑,看不清颜色了才停止。

而且在群猴的毛发上,刘继卣都采用了之前说的“劈笔丝毛法”,孙大圣也因此更加栩栩如生——金睛怒睁时似要灼穿画纸,金箍棒横扫处仿佛能听见罡风呼啸。

刘继卣《闹天宫》

最绝的是那股子“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混不吝劲儿。

在之后众多《西游记》主题的作品中,那些上天入地的孙悟空,多少都带着刘继卣笔下这只泼猴的DNA。

刘继卣《闹天宫》

后来,这部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曾参加了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受到国际好评 。

在这之间,刘继卣还创作了诸多其他优秀作品,也都各具特色。

比如在《东郭先生》中,刘继卣以山水皴法强化空间层次。

刘继卣《东郭先生》

《武松打虎》的设色则明快清丽,与《闹天宫》的浓艳形成鲜明对比。

刘继卣《武松打虎》

据说,为了画出最传神的打虎武松,刘继卣先在灯市口当起了“星探”——三轮车夫一个个被他盯得发毛,这位古怪的画家捧着速写本,专挑那些肌肉男“下手”。

从刚毅的面庞到暴起的青筋,连拳头攥紧时指节的微妙变化都不放过。

那么,武松的参考找到了,老虎怎么办呢?

于是,刘继卣又来到了西郊公园(今北京动物园),开始风雨无阻地观察起那几头老虎。直到某个饥肠辘辘的午后,饲养员喂食的时间晚了些,但见那吊睛白额猛兽一声咆哮,腾空跃起丈余。

这电光火石的瞬间,被刘继卣捕捉到。后来《武松打虎》里那令人屏息的人虎对峙,正是源自这一场场观察的“组合拼配”。

刘继卣《武松打虎》

值得一提的是,刘继卣还强调了极具北方地域特性的笔墨气质,线条常呈现出一种干涩、明快的质感,这种线形特制在同时代连环画家中极为少见。

当然,结果也很显著。1951至1956年间,全国出版新连环画万余种,累计发行2.6亿册,标志着旧式神怪题材的全面退场。

1954年毛泽东在天津接见刘奎龄、刘继卣父子时,盛赞其作品“博古通今”。

这一评价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刘氏艺术承前启后的历史价值。

刘继卣

03.

丹 青 驯 兽 师

但,谁曾料想,春天过后竟是一场长达十年的凛冬。

1966年,一个燥热的夜里,刘继卣的妻子正将他的画稿、书信一件件投入火中。那些未能及时焚毁的,早已被抄走:线装书、画册、手稿,足足装了一卡车。

尚且稚嫩的女儿仰着脸问刘继卣:“爸爸,以后还怎么画画啊?”只见他摊开双手,在火光中轻轻晃动:“有手啊,”他低声说,“有手就能画。”

但没想到,千防万防,一张老虎叼鹦鹉的画流出,还是成了刘继卣的“罪证”。

刘继卣 动物画

各种审问接踵而至:“你画这吃鸟的老虎,是不是在影射什么?”刘继卣百口莫辩。批斗会上,“反动画家”的帽子一顶接一顶扣下来。

1976年初,这位画坛圣手被发配到石家庄改造。拿惯画笔的手,如今要抡锄头种高粱、玉米、白薯。但艺术家的眼睛总能在泥泞中发现美——他盯上了猪圈。

说来惭愧,画了几十年飞禽走兽,刘继卣竟从没认真画过猪。于是每天午休两小时,他雷打不动站在臭气熏天的猪圈旁写生。

从隆冬到深秋,两大本速写册被各种猪填满:黑猪、白猪、花猪,肥的、瘦的、打滚的、抢食的......干校里的几百头猪,都成了他的模特。

刘继卣 速写稿

批斗他的人或许想不到,即便在猪圈旁,这位画家依然在践行他的信条:有手就能画。

04.

邮 票 上 的 狮 魂

“**”被粉碎后,刘继卣终于返家。

此时,他的人物画的风格又为之一变,从工笔铁线描变为小写意兰叶描,《无限春光》就是他艺术生涯中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刘继卣《无限春光》

1980年,当刘继卣的《东北虎》和《金丝猴》跃上国家邮票时,这位曾蹲过猪圈的画家终于等来了艺术生涯里的又一个春天。

刘继卣《金丝猴》

邮票一发行便斩获年度最佳,他更身兼数职: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协理事......

然而命运总是戏弄天才。

就在艺术生命最灿烂的时刻,1981年4月,他突然病倒。与死神搏斗两年后,在刚过完65岁生日的11月,这位画坛巨擘永远搁下了画笔。

弥留之际,他将毕生尺幅最大的绝笔《双狮图》献给国家。

图源:小红书@凤庭

(目前艺术界对刘继卣先生《双狮图》的真伪仍存争议,不过此次拍卖的这幅作品是业内认可度较高的版本)

画中雄狮威震山林的气势,恰似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历经风光、战火、批斗、返璞,却始终保持着艺术家的傲骨与赤诚。

连坛另一位代表人物钱贵荪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

“这些连环画已经不知辗转几人之手,纸面上经常有来历不明、形迹可疑的污渍和油泥,至于封面破损、内页缺失都是家常便饭。甚至有好事者在开篇就在图画中圈出人物——这是凶手!恐怕是最早没有道德的剧透了。

若是在书摊上看,每册一分钱,200页以上两分;也可外借,价格翻倍,第二天还书时付款退回押金。我因为多次租借,成为熟客,每次老板只是扫过一眼,点点册数而已。书摊对面是一家颇大的烧饼油条店,上学时早餐扣下一两分,放学时就可以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直到天光昏沉,双眼酸软,才拖着书包和未完成的作业慢慢向家里走去。”

不知道是不是成长于这样“天光昏沉,双眼酸软”的纯粹的环境,根据一些资料,我们大概可以得知生活中的刘继卣非常幽默、稚拙。

有一次,他很自信地去北京站接一位身穿绿军大衣,手提黑皮包的远方来客,结果没接着。

回来吐槽说:没想到北京站有那么多穿绿大衣提黑色的人,我接谁好?

刘继卣

如今,连环画或许早已尘封在老一辈的抽屉里。

但在一批敢于跨界、执着于热爱的年轻艺术家身上,那个火热的年代、那些滚烫的激情,似乎仍在跳跃。他们用全新的媒介和语言,悄然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图像革命。

《黑神话:悟空》天命人计划的幕后策划人为什么是葫芦仙人袁守诚?

艺术的革新,从来不靠固守传统,而是像刘继卣那样,脱下长衫,挺身未来。有时候,火种没有熄灭,只是更换了燃料。

你看,那些在正在冲浪的年轻人,指尖上仍留着一抹不曾干透的墨香。

END

添加wuhu小精灵5号**“**”即可在不久后被邀请进入粉丝群。

你一定还感兴趣:

《黑神话:悟空》、《白蛇3》、知名国风插画艺术家等大咖齐聚!动画教练第六期火热来袭!

众多IP集结!2025中国青年动画电影周大咖云集!

离谱!动画奖项成赌博标的?欧美二次元为这场动画颁奖礼赌博下注2000万?!

通宵排队、地铁瘫痪、酒店爆满!12000摊位的CP31如何让杭州 “次元裂变”?

强蹭宫崎骏热度,号称三分钟就能做动画,AI为何频频惹众怒?

23年前瞒着迪士尼开拍的《星际宝贝》,风靡全球前曾被当作“乡巴佬”

多给动画人来点小心心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