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记忆岁月注脚 那些校园涂鸦(上)
17173 新闻导语
它顽强的存在,因为它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它宣泄我们所要宣泄的,它闪现着我们的灵感和创意,它一直牢牢镌刻在我们的青春记忆里,是关于那段岁月的最生动注脚。
【本文由《家用电脑与游戏》授权17173转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多罗猫
给课本上相貌堂堂的历史人物画上眼镜和胡子,在黑板上写下令人讨厌的老师的绰号,在课桌上刻出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校园涂鸦,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曾欣赏乃至参与过的“地下艺术”,它过于草根而不登大雅之堂,也从未被名列经传。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它顽强的存在,因为它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它宣泄我们所要宣泄的,它闪现着我们的灵感和创意,它一直牢牢镌刻在我们的青春记忆里,是关于那段岁月的最生动注脚。
表达
课桌涂鸦
距今约110年前,三味书屋的学生周树人在自己的课桌上进行了一次涂鸦——刻了一个“早”字。当他的事迹被编入中国小学课本之后,无数的学童比追先贤,在各式各样的课桌上刻下了各式各样的“早”字,这也许是最大规模的课桌涂鸦集体行动。
在所有的校园涂鸦形式中,课桌涂鸦是最让校方感到头痛的:它行为隐蔽而难以令人察觉,却又发生在公共场合,日久天长,造成的效应惨不忍睹,就像遍布城乡的**广告一样。因此,每所学校都以严厉的措施来打击课桌涂鸦,在2010年,美国一个12岁的女孩因为在课桌上用墨水涂鸦“我爱朋友阿比和费丝”,居然被警方带走,成为一时之热点新闻。不过,虽然如此,课桌涂鸦却从未被彻底清除。从某种程度上说,课桌涂鸦是考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标志:因为学生往往在穷极无聊的情况下才会在课桌涂鸦,而课桌涂鸦越多,证明这所学校的课程越无聊。所以当课桌涂鸦泛滥时,该受罚的似乎不该是学生而是校长。
课桌是一个很有趣的空间,首先,它是私人的,在某一段时间里(一堂课、一场考试或一个学期)它归你使用时,是你的地盘,但你又不可能长时间拥有它,所以它又是公共的空间。这种特性使课桌涂鸦具备了类似互联网的表达传播功能:譬如有人画了动漫角色,是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有人发了牢骚“我恨数学”,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人写“我在这张桌上挂科了”,是对于自己生活的纪念。这些既是自我表达,同时也是向公众的展示,就像博客或者微博。而如果有人加入到课桌涂鸦的互动(Multiplayer Graffiti)中来,那么这里就成了论坛,譬如有人感慨道“对这门课老子真的无话可说”,也许会有人跟贴道“我也一样……”,而第三个人则写道“那么就都给我闭嘴!”有些时候,课桌涂鸦上甚至会出现关于性、宗教、战争、人性等深奥话题的讨论,其中不乏智慧的光芒闪耀。与互联网不同,这里甚至连ID都没有,你无法“人肉”到关于发表者的任何信息,这种萍水相逢式的偶然思想碰撞更令人着迷。
2011年4月,浙江宁波宁海中学的一个名叫陆雯的高三女生通过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业考试。当她还是一个小学生时,曾创造了一次课桌涂鸦的壮举:用笔在全班的每张课桌上都画了一幅漫画,连起来看就是个主题为“宇宙恶魔大战史前恐龙”的故事。气急败坏的班主任叫来她的老爸,令其负责擦干净所有的桌子。而老爸却在这些涂鸦中看到了女儿的绘画天才,从此对她因材施教,终于有所成就。陆雯很幸运,有这般一个老爸,而更多的孩子在急于展现自己的时候,却被禁止了。课桌涂鸦不仅仅是破坏,更是表达,而这种表达的价值,往往不是一桌一椅的物理价值所能比拟的。
说到解决课桌涂鸦和毁坏公物的矛盾,英国杜伦大学的利兹·布德(Liz Burd)博士和她的课题组研发了一种互动式课桌,用平板电脑取代了传统的课桌桌面,学生可以在上面书写、绘画,她希望这种桌子能在10年内普及到学校。互动课桌可以让学生们任意的涂鸦,但另一方面,老师也能更好的监控学生,因为他可以看到所有的课桌上都在干什么。所以,如果没有对学生自由思想的尊重之心,更高的科技只能带来更多的禁锢,与它发明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创意
课本涂鸦
给课本插图里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整容”,充分利用课本边缘的空白处画上自编自导的故事……课本涂鸦帮助无数学生度过了百无聊赖的课堂时光,从遥远的讲台上看去,老师们很难分辨出学生们用一支笔在课本上涂涂画画究竟是在做什么,绝对的私密性,使得课本涂鸦成为一种最普及、最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涂鸦。
课本涂鸦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原创”,即在课本空白处画自己喜欢的东西;二是“改编”,即对课本插图进行涂改。相比原创,在还能看得出原图内容的前提下进行的改编,其实更能体现创造力和想象力,也相当考验涂鸦者的美术功底。一般来说,有着具体人或者物、场景插图的历史、地理、美术等课本是课本涂鸦的重灾区,相比之下,数学、化学等满是抽象图形的课本涂起来就不那么有意思了。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涂鸦行为虽然在进行时隐蔽,但留下的罪证却难以销毁,所以在主课课本上涂鸦有巨大的风险,很容易被家长或老师发现,而诸如历史、地理、美术等课本,既有可供涂鸦之插图,又不怎么被重视,自然是涂鸦之首选。
记载着学生时代恶趣味的课本涂鸦,大都已随着课本的消逝而无影无踪了,在离开校园后,很少有人会保存自己的这种独特的纪念物——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如果对不同时代学生的课本涂鸦进行研究,将会是一和非常有意思的课题。同样一张经典乔治·***插图,可能从我们的父辈的课本起,一直沿用到我们儿女的课本,他会被涂成连环画里的日本兵或古代武将,会被涂成武侠小说里的张无忌,会被涂成漫画里的圣斗士,会被涂成动画片里的海贼王,会被涂成《魔兽世界》里的牛头人……一代代涂鸦内容的变迁,最直观的反应着当时青少年的流行文化内容,比一切史书年鉴档案都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
日本的“教科书.net”,人们可以在网上对课本中的插图进行各种涂鸦
互联网的应用使得课本涂鸦有了与他人分享的机会。日本的“教科书.net”(www.kyokasho.net)是个很有趣的网站,它给那些对课本涂鸦有着美好回忆的大人们一个找回儿时欢乐的机会。在这里收录了语文、历史、音乐和美术等课本的电子版插图,你可以用鼠标操作红蓝铅笔和橡皮,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恶搞精神,在上面乱改一气。网站会每隔一段时间评比出最优秀的涂鸦作品,在首页进行展示。更多的学生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把自己的涂鸦直接发到网上,有网络保留这些资料,或许在未来,课本涂鸦将成为一门可以研究的学问。
关于涂鸦的新闻
- (2022-09-20) 任天堂新游《喷射战士3》危险了?玩法太自由,玩家担心游戏被禁!
- (2017-06-05) 把Vive控制器装在无人机上画出惊人的VR涂鸦!
- (2016-11-08) 很黄很暴力 日本学生课本涂鸦脑洞实在太大
- (2016-05-12) 在街头自由创作 国外开发者打造涂鸦VR应用
- (2015-11-06) 德国涂鸦艺术家在日绘巨幅《街霸》主题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