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越南**停止发放网游版号的阴谋

2010-08-12 09:33:54 神评论

文/陈世明

没想到,越南**8月4日发表的一份临时法令会在国内产生这么大的回响。

这份法令大意是停止审批新游戏公司,停止审批新游戏。很多开发商在第一时间就问我这件事情对他们影响是不是很大,看来网游全球化已经是挡不住的趋势了。

几年前,国内开发商视线都集中在单纯的国内市场,很多公司开发的游戏都是纯粹的中国题材。虽然这几年我们开始了海外拓展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比起很多国家我们还是相对落后的。所以,第一次遇到类似越南这样的政策壁垒感到惊讶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认为,越南这种政策壁垒首先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在全球范围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随着中国网游产业实力的逐渐增强,这种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

没啥了不起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2004年韩国游戏占据了中国游戏市场的大半江山时,中国**看到韩国网游的市场份额巨大,就陆续推出了保护国内游戏业的举措,包含提高自主研发的积极性的,也就是民族网游开发的支持,国外游戏版号的限制和严格的审查,让国内的开发商有了喘息的空间,在开发上急起直追。

我记得那时好像有看过类似的新闻,大意是中国**限制韩国游戏,很奇妙的,历史总是在很多不经意中重复。

其实,很多国家都有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越南**的动作令中国公司如此关注无非就是因为这个市场对中国公司非常重要。

首先,越南是中国网游产业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 IDC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 ,从2004年开始,金山巨人、畅游等中国主要游戏厂商相继进驻越南市场,一度控制了越南网游8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8年中国网游企业在越南市场的收入为4750万美元,预计2013年可达到1.35亿美元。 现在的越南有22个游戏公司持有游戏**,他们共经营着93款游戏,其中不乏代理运营的《剑网》、《征途》等中国网游产品。

其次,越南市场有价值。“越南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第四大网游市场”,我想这个所谓的第四大网游市场应该是从游戏的人口潜力来看,因为越南有8000多万的人口,2000万的网民,而有1000多万的网游用户,在整个东南亚中,越南占据了40%的市场,的确是一块让人注意的大蛋糕。

越南的政策风险分析

如果分析一下越南的国情,越南的政策环境还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

越南和中国一样是**国家,在网**业里,越南不仅仅国内中国游戏占据了主要的份额,而且在**对网游的政策上也几乎是向中国靠拢而学习的,简单来说,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的游戏需要版号,一个是中国,另外一个就是越南。

甚至很多时候中国的政策还只是研究中时,越南**就开始实施了,而且比国内要求的更夸张,比方说他们的防沉迷就是不论男女老少,全部不准玩太久,否则游戏内收益统统归零。

于是这次的政策我们可以一样可以从中国和韩国的历史来解读。

这次的政策里也应该隐含了不少其他的意义,比如说:

越南**发现这块的市场非常大,但市场主导的地位不是中国游戏就是韩国游戏,即使居于越南领先地位的VinaGame在推出自己的第一款MMORPG也失败了以后,希望透过学习中国的半锁国政策来为本国争取空间或者为自己争取一点时间

或许越南会要求国内也开始全力制作民族网游,但越南在软件上的开发实力似乎不强,或许会引入类似国内汽车行业和国外合资的方式来加强国内的开发能力。

越南**因为游戏带来的目前沉迷网游现象严重的一次社会风气调整,给于国内民众舆论压力的交代。

此外,透过临时法令的限制,给于现在网游运营商当头棒喝,让行业的规范能够更好。

除了越南**的思维以外,我们也可以看看越南厂商的一些行为或是思维:

一方面,类似加大中国网**业门槛的情况发生,很多其他行业的龙头想进入游戏行业,已经居于领导地位的越南游戏厂商透过这次的动作,为自己争取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开发商可选择的运营商变少了,就剩下已经取得执照的22家厂商,产品代理变成买方市场。

与此同时开始加快国际脚步。越南厂商如VTC已经开始在国外设立运营公司,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泰国、印度以及印尼都是他们的预期开立的战线

以VTC公司的收入规模来看,他们在国际化的动作却比很多中国大厂还要快, 有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次的临时法令的幕后黑手是不是就是他们?

中国的开发商对临时法令的因应也是有一些痕迹可寻的,而且也引起过国内的一些讨论:腾讯入股Vinagame,金山设立越南合资公司,智冠推出越南题材网游“大越传奇”等。

中国公司需要反思

越南算是中国出口很重要的地方,对于很多国内只开发武侠类游戏的厂商来说,越南可以说是少数几个可以出口的地区,而且销售的价格还不错,我可以理解很多开发商对这个临时法令的担忧。

在我看来,越南**的冷处理政策不啻于给中国公司泼了一盆冷水。在抱怨他国**的同时,我们似乎也应该仔细审视一下自身的问题: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接触很多中外游戏的交易。我的感觉是, 很多国内的开发公司太为急躁,不乏急于圈钱而忽视产品的现象。实际上,以我开始从事中国游戏出口这个生意以来,大多成功案例都是一些已经收费1、2年以上的产品,这些产品质量过关,心态上把握好,最终就可以在国外市场取得好的评价。

看一个数据,完美时空2009年总营收为3亿美元,海外收入为5000万美元,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16%,我再结合一些其他公司的数据,发现海外的收入对一家研发公司而言,其实占比大概低于20%。

这次越南**的临时法令对中国开发商有影响吗?从以上这个数据看,当然有影响,但这样的影响是好是坏,就看开发商怎么去看了,或许我们应该再更国际化些,或许我们应该在产品上花更大的力度,或许我们应该把心态调整下,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挑战!(完)

注:作者系前摩力集团副总裁、Magic Game Online Limited创始人,Magic Game Online的主要业务是帮助中国民族网络游戏进行海外拓展。

来源:DONEWS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