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伟:“赢在巨人”计划继续加大投入

2009-07-25 13:48:03 神评论

【17173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7月24日下午,巨人网络为“赢在巨人”计划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赢在巨人”运作半年以来共有5个创业团队加盟。

根据巨人网络总裁刘伟在现场的介绍,“赢在巨人”计划2009年1月推出,目前巨人网络拥有产品总量已经超过10款。整个计划推出以来,巨人网络共接到网游项目书计划书2800多份,其中200余个项目进入深入接触阶段,确认加盟团队5个。

相关报道史玉柱投资杭州雪狼软件 获新作《仙途》

17173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也专访了巨人网络总裁刘伟女士:


巨人网络总裁刘伟回答记者提问

17173:刘总您好,关于巨人投资雪狼项目的时间非常短,我想问一下关于“赢在巨人”整个项目里边这么短投资周期,是作为个案存在还是将作为惯例来存在?
  
  刘伟:我们刚才说原则之一是高效,还有务实。我们的高效是我们要把我们所有的流程走完,而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我们团队的成员都知道,我个人风格是非常谨慎的,所以“赢在巨人”投资上面我们也很少投一些唱高调的。到底多少天做决策,还是需要多长时间,我觉得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
  
  雪狼软件为什么这么快做决策?因为一开始我们对这个团队有比较深入的沟通,我们对团队有自己的判断和了解。我们自己内部非常喜欢他们团队的特质,包括创业的冲劲、做游戏的执着劲。这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后来的决策,我觉得是建立在我们公司高效的文化基础上。比如说测试时间,我们一定要完成一定的级别,测试所有的功能,但是我们要求我们整个测试团队两三天的时间内就做完,把主要的测试意见出来,紧跟着出测试报告。包括史总和其他项目团队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史总进去以后对这个游戏有一个感觉,这给我们决策有很大的决心。包括我们其它各个同事对整个“赢在巨人”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赢在巨人”这个小组不是孤立奋战的,不是我们战略发展中心几个投资总监孤立奋战,而是由全公司各个资源的支持才能做高效的判断。不能说每个项目都能做到像雪狼这么高效,几天做决策,但是行业里的决策一定是效率非常高的创业计划。

17173:我们看到两个合作伙伴在这里一个是全资收购,一个是主要控股。“赢在巨人”以后投资的方向更多倾向于这里边哪一种?
  

  刘伟:关于模式的问题,雪狼是控股的模式,《我的小傻瓜》是全资收购的模式。接下来我们保留原来的原则——多样化的原则。除了控股和投资,我们参股也可以、合作也可以,我们完全不占股份,但是运营上合作,我们也可以。我们也有这样的团队,一开始过来以后,经过跟我们交流以后,他说我先加入你们公司,我先跟你们共同工作一段时间,然后我再开始我自己的项目。这种方式也可以,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我们对这个团队的判断,和他们的希望,双方的平等地谈,最后决定我们合作的方式。

17173:年初的时候说1亿人民币的投入,现在我看你们拿下了五个公司,据说你们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力度是多少?
  
  刘伟:有点商业机密,不能完全说数字。但我只能说尚不封顶。“赢在巨人”计划半年来看对公司自主研发作用非常大,对公司未来发展作用也非常大。公司作为重要战略来做。金额上没有限制,因为公司现金储备非常丰富,截止到第一季度末现金是52.38亿元,用来支持“赢在巨人”计划绝对没有问题。

17173:现在巨人项目制度改革,有些项目组认购股份49%,以后加盟到“赢在巨人”计划中,项目组会不会强制认购股份,或者说一定会有控股?
  
  刘伟:其实我们对外和对内完全是两个模式。对内也是“赢在巨人”,内部创业。其实我们很多研发人员他们有这个愿望,希望有创业的机会。他们希望如果产品成功,要有一定的肯定和奖励。这种肯定和奖励,大家也希望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于是就有我们内部产权制度的改革,事业部分拆出来,成为子公司,员工积极入股。
  
  很多研发人员他们在公司上市之后才加入公司的,没有享受到公司上市过程当中,比如说期权增值的过程。所以他们强烈地希望再有创业的机会,来让自己跟公司的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内部做了体制改革,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大家对自己的项目都很有信心,对自己研发子公司的认股也都非常踊跃。这是内部的方案。
  
  对外我们“赢在巨人”计划其实没有采取对内的方案,我们没有要求创业团队入股。因为这不现实,创业团队很多身无分文,就靠自己的热情和对游戏的理想创业,本来找“赢在巨人”就想让你投资,还让我入股,不现实。我们对内、对外采取两种不同的模式,“赢在巨人”计划如果管理层和员工有这个愿望,我希望入股,我们可以谈。到目前这五个公司都还没有采取这种模式。所以这是完全不同的。

17173:之前提到了“赢在巨人”接触了2800多个项目,200多家深入的谈,有五家入选。您如何评价这个淘汰率?研发团队怎样才能获得巨人的橄榄枝?
  
  刘伟:2800多个项目并不是每个都见面,首先要澄清一下。因为我们收到2800多份提案,但是初审的过程当中,我们在网站上公布了四个标准,这是最基本的标准。有很多人发过来的提案就是有一点热情,但是从来不了解游戏是怎么回事。另外核心人员的能力我们也要看一下简历,看一下最基本的素质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话基本上已经刷掉一大半了。
  真正需要深入看的,我们核算下来大概有550多个,其中有200多个我们当场见面了,还有一些我们是通过电话或者邮件,各种各样的方式我们沟通过。通过电话、邮件沟通之后,又会淘汰其中的一半。200多个我们见面了之后,有些觉得不是目前特别合适,各种各样的原因,要么就是经验不足,或者能力上面觉得有欠缺。被淘汰下来的项目并不是完完全全彻底不跟踪,这里说明一下,绝大多数项目后期还在跟踪当中。雪狼曾经经历过,一开始见过面,我们后来还是不断地跟踪的。我们每次见面的时候都会提意见、建议,很诚恳地告诉他在哪方面有不足,如果调整一下,我觉得未来还有机会。都是持保留的态度。
  
  未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相信前面审过的一些项目,后期还有可能再加上的。是这样的过程,整个比例我相信还会慢慢提高。

17173:我们看到“赢在巨人”计划,运营了半年已经有五个团队,可能现在五个团队对于巨人来说管理、内部资源方面都没有大的问题,如果今后有十几个团队或者几十个团队,巨人内部管理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巨人那边有没有做过这样的预案,团队规模很大的时候,怎么样管理好他们?
  
  刘伟:是,我们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刚才我在做介绍的时候也谈到,实际上我们用半年的时间已经开始整合公司的资源,已经开始让公司内部各个支持部门来跟“赢在巨人”的团队做对接,做一些支持工作。包括技术、美术、测试、市场,也包括一些政府部门报批,未来防外挂等等工作都包括。我们半年时间内部也在做各个资源的配备和协调。确实目前五个项目我们支持起来,我们觉得还是能保持我们希望的效率,各个项目应该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将来如果是10个、20个更多的项目,我们还能不能保持这么高的效率,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地调整,不断加强部门的配合,甚至做公司结构的项目做调整,匹配这些东西。
  
  我们公司一直是非常实干的公司,只要我们目标非常明确,要把“赢在巨人”计划做好,要把各个项目支持好,在大的方针指导下,这些调整都不会是太困难的事情。我还是非常有信心,可以把公司各个资源协调好,为我们“赢在巨人”计划各个项目做好服务和对接的工作。

17173:好的,谢谢刘总接受采访!(文/17173记者 七月流火)

支持键盘 ← 和 → 分页

关于赢在巨人的新闻

你不知道点进去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