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奇》蜀国战执事王平的戎马岁月

2008-02-15 14:53:40 神评论

“常言道,‘不患人不知,而患己无知’、‘不患人不用,而患己用之不能’。人必自轻,而后人轻之。只有奋发图强,方有威壮声色、若大功名。识文,虽非腐儒之为;善断,方大将之用。吾当与吴吕子蒙共勉。”

我是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熟悉三国的玩家,想来必定认识我。认识我的,或是能历数功绩,哪怕仅仅记得,至少也有演义中那两次浓墨特写。其一是汉中之争,其二是街亭之失。说来有点惭愧,我前一次的成名是“临阵反水”,倒戈一击把魏军扫得一败涂地;后一次的成名是“街亭溃败”,算是给马季常的错误指挥树立个正面教材。这一反一败所描绘出来的形象,实在和理想中的自己相差太远。

最初,我投奔的是曹操,出生寒门的人往往对功业极有追求心,本也无可厚非。可是,曹刘争夺汉中期间,我的命运却发生了重大变化。汉水反戈,我不仅一把火烧了魏将徐晃的营帐,更是仗着自己对汉中地理的熟悉引导蜀军尽夺汉水之地。所谓“良禽则木而栖”,我虽然大字不认识十个,但这士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却使得我这一行为得到了高度赞赏,被誉为“弃暗投明”。

其后,我真正的“发迹”,却是在街亭之败。当时丞相北伐,将整个大局中枢坚守之责托付给了马季常,而我,则是其先锋。不料,季常不听吾劝,舍水上山,被敌军切断水源,士卒离散。我只得率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徐徐而退。此一战,北伐受挫,季常被斩,丞相自贬,竟只有我被破格提升为参军统帅五部兼当营事,进位为讨寇将军。与其说是我立有大功,不如说是我踩着全军的失败上去的。虽然说有功当赏无可厚非,但怎么就叫人心里不舒服。

再之后的我,官越做越大,功绩也越积越多,最后做到了前将军、镇北大将军总领汉中的职务。一生如此,本当无憾,可惜我戎马倥偬,大字不识,为士所轻。即使熟识《史记》、《汉书》故事,我也不过是个武夫罢了。无书香传家,恐怕这就是我不如伯约的原因吧?

如今《三国传奇(专题 截图 官博)》世界,可谓烽火遍野,正是大丈夫立功名时。我虽不才,却忝为蜀汉国战执事,受理一应野城小镇国战事务。若有哪家军府为国出战,可别忘了来皇宫西侧的推锋营找我哦!无论你是申请还是传送,**对于国之勇士们当然是大开方便之门。一印在手,蜀国境内可以任你闯荡!

呃?你问我这装扮怎么象捕快?这可是咱蜀国最拽的武将装束。难道当个国战管理员就得和建业的周郎一付模样?咱巴蜀男儿,誓不与江东“美洲狼”相提并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