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网财案起争议 专家讨论该不该保护
2003-11-17 12:21:21
神评论
北京青年报
网络玩家追讨“生化武器”首例虚拟财产失窃案起争议
本期主持
杨灿北京中同律师事务所律师
本期嘉宾
王宗玉中国人民*****副教授
张卫华北京智浩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马江涛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张青松北京普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岳运生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新闻背景
据报道,11月5日,被媒体称为我国首例虚拟财产失窃案的案子再次在朝阳**开庭审理,法庭并未当庭宣判。
网络游戏玩家李某,辛苦获得的装备在一夜之间消失,为此,他将网游经营公司告上法庭。8月27日,朝阳**第一次开庭审理了此案。据**人士介绍,玩网络游戏是众多网民的一大爱好,但是像这种将虚拟世界发生的纠纷拿到**来审理的,在本市**系统还是头一次。据悉,这种向**起诉要求追讨无形财产的,在全国也还是第一次。因此,众多网站论坛的版主和网民都纷纷前来旁听。
李某起诉称,他玩此游戏已有两年,且在两个ID中曾拥有许多“生化武器”。今年2月17日,他发现在其中一个ID中所拥有的装备不翼而飞。虽然他与被告多次联系,但都被拒绝协助找回丢失的装备。李某要求被告赔偿他丢失的各种装备,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0元。
被告方认为,李某所称的两个ID在注册时,没有使用真实姓名,李某不能证明他就是这两个ID的玩家;且不能就虚拟装备被盗提供证明;即使能提供证明,根据游戏规则,公司也不应承担任何责任。经过几个小时的庭审,双方只就部分证据进行了指证。此案还将进一步审理。
特别观点
网络游戏玩家积累的“头盔”、“战甲”诸如此类的武器装备,我认为应该属于私有财产。因为它是游戏玩家花了时间、金钱、精力所取得的。某种程度上,它应该算是一种劳动所得。这种财产它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可以进行转让。这种财产是一种虚拟财产,接近于知识产权,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智力成果,应该属于私人财产的范围。
我觉得这种虚拟的所谓财产,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因为作为游戏玩的过程当中积累的这些装备和武器本身来讲,没有任何的经济意义,它就是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它在电脑游戏这个软件里面运行的时候,可能是起到了某种作用,本身独立出来,没有任何意义。这里面的智力劳动是相对于整个游戏来看的,显然是属于游戏公司的网络制作者。
网络游戏这两年发展非常快,网络游戏创收额已经超过了网络广告,而且增长非常的迅速,所以网络游戏产业非常有前途。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在这个社会里得到充分的发展,必然就会出现问题,出现摩擦,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案子打响了在虚拟世界纷争的第一枪,关键是这个案子引出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亟待明确。
相关信息
《民法通则》第75条: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合同法》第40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扣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本版所议话题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
议题一:网络游戏玩家花费精力和金钱,积累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算不算私人财产?
主持人:我们常说,电脑网络是虚幻的世界,可有人偏和这个虚幻的世界叫上了真儿。本案当中李某因为网络游戏当中积累的生化武器不翼而飞,要求游戏公司赔偿这些武器装备。据了解,这种因虚拟世界产生的纠纷而引发的诉讼在我国尚属首例,从而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所谓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的性质应该如何来认定?
岳运生:这些虚拟世界中的“头盔”、“战甲”在现实中能用一般等价物交换,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既然它有价值,就应算做个人财产。
马江涛:财产的分类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网络游戏中的“头盔”和“战甲”不能算是有体物。现实中,游戏玩家要积累起这些“武器”,需要耗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才有可能积累起这种网络上虚拟的财产。从财产定义上讲,我认为它虽然不属于《民法通则》的保护范围,但是实际上,它背后所暗含的价值,是能跟金钱挂上钩的,只不过是现行法律上的一个空白,还没有建立起一种直接受法律保护的财产关系。
王宗玉:网络游戏玩家积累的“头盔”、“战甲”诸如此类的武器装备,我认为应该属于私有财产。因为它是游戏玩家花了时间、金钱、精力所取得的。某种程度上,它应该算是一种劳动所得。这种财产它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可以进行转让。这种财产是一种虚拟财产,接近于知识产权,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智力成果,应该属于私人财产的范围。我们《民法通则》规定的财产,实际上既包括有形财产,也包括这种无形财产。当然,《民法通则》在1987年制定的时候,对这些“武器装备”不可能清楚地表明,但是对于智力成果,知识产权是有规定的。所以我觉得虚拟财产也是法律规定的一种财产的表现形式。
张卫华: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词,叫“网财”,我觉得“网财”也是一种无形财产。一个网民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上网费等,玩到一定的程度,实际上有很多付出,并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转让,它是有价值的。财产还有自己的特点,计算机网络都是用一种电磁信号记载着一些资料,表现形式为各种数据资料。过去我们没有明确说无形财产,但是时代在进步,所以我认为它是一种财产,如果这种财产是个人在操作,应该属于个人。
张青松:我觉得这种虚拟的所谓财产,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因为作为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积累的这些装备和武器本身来讲,没有任何的经济意义。它就是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它在电脑游戏这个软件里面运行的时候,可能是起到了某种作用,本身独立出来,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放在整个软件程序当中,才能使这个程序有正常的运转过程,所以它本身没有价值。当然实践当中,确实有一些游戏玩家对积累的装备在私下进行交易,但是他买的并不是装备本身,他买的是一种点数。一般来讲,网络游戏公司是用玩家在网上所占有的时间来获取利润的。所谓的点数,是在游戏过程当中积累的,玩的时间越长,级别越高。所以交易的是玩游戏的点数,而不是装备本身。我们现行的法律规定,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应该产生某种经济价值,这才是财产。而这里面的智力劳动是相对于整个游戏来看的,显然是属于游戏公司的网络制作者。
王宗玉:虽然这些程序是网络的游戏制作者所设定的,如果没有玩家的游戏,不能产生这些“武器装备”,无法在游戏者之间产生联系。这是一种劳动成果,还有一个玩家的水平和技术问题。我认为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可以进行交换的财产。
张青松:我觉得这种虚拟的装备应当是属于权利。能够表现为经济价值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一种财产。获得了这些“武器装备”,首先代表了你的级别,其次可以使玩家在这个境界中,进一步去玩的时候,产生一种更刺激、更舒服的感觉。这种“装备”在众多玩家争夺时,会有经济价值。但是因为目前法律没有界定是不是合法,即使有禁止性的规定,也是网络游戏公司内部的规定。我想应该把它界定为权利,而不是财产。
岳运生:这种权利比较特殊,它是有价值的,可以用于交换的。这与人身权、健康权那些纯粹的权利相比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个权利界定为是财产更为准确。
主持人:刚才大家都提到这些“武器装备”的价值,其价值应如何界定?能不能将游戏玩家所投入的上网费认定为其价值?
张卫华:我认为不能把这种投入算成是这些虚拟财产的价值。假如说在网民交易中,这些“装备”值一千块钱,其价值应是一千块钱,而不是说原来的上网费是七千块钱,就值七千块钱。
王宗玉:说这个价格如何来定,我想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市场的价格,市场的价格就是交易的价格。所以这个价格我们应该参照交易的价格来进行,这种交易又不违反法律,应该是能够确定价格的。
议题二:这种“虚拟财产”是否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如何保护?
主持人:这种虚拟财产毕竟不同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财产,对于这种无形的财产是否应该保护?应该如何保护呢?
岳运生:我觉得如果纯粹的虚拟世界中那些所谓的财产,像大富翁游戏里面的楼房、股票,那是纯粹的虚拟财产,现实生活中的法律不可能对其加以保护。但是本案中的财产,因为已经跟现实社会发生联系了,它已经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一般等价物,用金钱来对它进行衡量,进行购买、交换,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从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上来讲,只要是合法的财产,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张青松:我认为这是一种从事某种行为的权利,有了“武器”工具,可以更顺利玩游戏的权利。这种权利显然是合法的,法律应该去保护它。玩家和游戏公司之间是一个服务合同关系,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游戏公司应当保证能够实现玩游戏的过程中所承诺的东西。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程序的运作发生了问题,这就说明你的服务是有缺陷、不完善的。不全面的合同,从法律上来讲,对于因为违约而造成权利受到侵害的这一方,完全有权利提起诉讼,主张自己的权利。
王宗玉:首先,我认为这种虚拟财产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在合法的网吧玩合法游戏积累的虚拟财产,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第三,在非法的网吧里面,所玩的网络游戏,所积累的私人虚拟财产本身并不受法律保护,但是由此所引起的财产的返还,或者是赔偿责任,仍然应当受到法律的****。第四,这种网络游戏所积累的财产是虚拟的,如何保护确有其特殊的地方。首先,游戏玩家应该有义务证明其有所积累的虚拟财产。其次,对于造成财产的毁损、灭失,要分清原因,是游戏者、网络经营者,还是其他人造成的。这种财产的保护方法,可以比照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去保护。将来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可能会规定得更加清楚,更系统一些。
马江涛:目前咱们国家对于网络方面的相关立法相对比较滞后。现在经济界普遍认为,网络游戏已经发展成产业,也可能以后会发展到一种产业化的阶段。以后的产业方向,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所以首先从立法的角度上,应该确认网络服务合同发生纠纷的诉权。其次,侵权的几种情况应罗列清楚。最后,关于价值的认定问题。本案中,原告的诉讼请求是要求赔偿丢失的各种装备。怎么赔?这涉及到技术问题。另外,如果恢复不了,怎么****?关于精神损失,怎么衡量其价值?其他的有形的资产,包括其他无形的资产,比如说知识产权、专利、商标,都可以通过评估的方式来解决。网络上虚拟的财产,如何去计算价格?这不光是法律能解决的问题,可能还涉及其他的相关行业。
议题三:对“虚拟财产”的证据认定是否存在难点?该如何认定?
主持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谁主张谁举证。本案中的证据可能也是困扰原告的一个问题。被告辩称,李某无法证明所拥有的虚拟装备被盗。这种情形下,对于虚拟财产的证据,应该如何去取得或完善?
马江涛:我认为这涉及到电脑的技术问题。作为游戏玩家来讲,原始记录都是在服务器上,这有一个举证难易程度的问题。本着公平原则,服务厂商应该提供相关证据。此外,可以请有专业水平机构中的电脑高手,将历史记录恢复出来,进行查看。个人在取证上的确会有难度,提供服务的厂商应承担部分举证责任。另外,可以适当地引入第三方的鉴定部门。
张青松:作为举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证明,第一,这个ID是不是代表你的?第二,你是不是已经玩到这种程度,获得了这些装备?这些装备你即使获得了之后,是不是后来丢失了,还是你自己放弃了。第一个关于主体的问题,应当说不难证明。因为一般来讲,在玩这些网络游戏的时候,他的用户名和密码不是公开的,是个人的。而且这个用户名和密码背后还附了他注册时候的信息。现在咱们的法律没有规定必须网络实名,即使网络不实名,其权利也应该得到保护,这是符合法律精神的。第二,从常理上来讲,非要让原告提供非常直接的证据是不现实的。网络游戏玩的过程中的记录,是存在供应商的服务器里面的。但作为玩家,应该排除自己的电脑硬件出现的问题,或者是你自己操作不当的这种可能性。
岳运生:对虚拟装备被盗提供证明,正常的情况下,在游戏提供者的主服务器上,应该存有这两个ID的玩家玩这个游戏留下的痕迹。作为原告可以主张被告提供他的硬盘数据,以供专家鉴定。当然这个前提得取决于现有技术能够识别并解决这些问题。
王宗玉:提几点建设性意见,首先网络玩家应确定虚拟财产的存在。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在每次玩游戏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就虚拟财产进行确认和交接。其次,应该有约定,如果出现了非网络游戏玩家和网吧以外的其他原因,造成虚拟财产的丢失、毁损、灭失的这种责任如何承担。第三,对于各自责任及行为,应该由合同加以规定。
议题四:网络游戏规则指出该公司不对此类事承担责任,被告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主持人:庭审中,被告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便李某能够对其主张提供相关的证明,根据游戏的规则,公司也不承担任何的责任。根据游戏规则免责,能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
马江涛:网络服务分成两种,一种是叫IAP,是单纯的提供这种接入服务的,不具有提供其他的比如说控制和监督的这种职能。本案中的网络公司是属于ICP,需取得ICP证。这种经营方式不光是一种单独的接入服务,还要对网络运行进行监控,具有网络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反映在法律上就有一个责任问题。
王宗玉:首先,这种网络游戏规则是网吧或者是网络经营者自己定的,事先没有与游戏玩家协商,属于我们《合同法》里面的格式条款。对于格式条款,我们《合同法》确定了一系列的规则,第39条规定了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义务,格式条款首先它有义务按照公平原则确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果权利和义务不公平,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其次,网络经营者对于格式条款里面免除或者是限制自己责任的条款,应当予以说明,并且提请对方予以复议。如果格式条款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这个格式条款是无效的。就本案来看,游戏规则就是一种格式条款,你认为即使人家有这些设备,有这些财产,有证明被盗被偷,你还是不承担责任,这就是免除限制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这个属于合同法里面所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况。第三,对于格式条款的解释,合同法也做了规定,如果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情况下,以非格式条款为准。如果有两种以上的解释,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解释。这是我们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规定,我觉得恰恰适用于本案。
议题五:本案引发的社会思考?
主持人:通过本案我们看到,虚拟世界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这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
马江涛:现在网络游戏确实发展成了一种产业,社会上也形成了一种职业玩家,以此来生存。其方式有**组织的世界网络游戏大奖赛,也有民间竞技运动。随着职业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经济实体。国外已经把网络游戏,放到了一个议题上来了,我觉得我国相应的法律,应该逐步去规范这一问题,避免出现空白。
岳运生:我感觉技术不断地进步,使得生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到了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网络上虚拟的东西跟现实产生冲突和矛盾。解决这种冲突和矛盾,光是靠网络上虚拟的世界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在现实中解决。可以先从低层面的立法开始,把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
王宗玉:第一,财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网络游戏玩家进行合法游戏获得的这种虚拟财产,我认为它也是财产的表现形式之一,只要是合法取得的,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将来财产还可能有其他的表现形式,我们也要依法保护。第二,作为网络游戏玩家,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虚拟财产。他要和经营者有明确的交接和确认手续,确认这种虚拟财产的存在。同时,对于自己的虚拟财产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或者是其他措施予以保护。第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游戏的发展,法律应该进行调整。法律应该明确对此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是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加以解决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只要这种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全面性规定,按照现行的合同法来讲,还是有效的。
张卫华:从网络运营商来考虑,从技术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保护网民的利益,为网民提供一个网络安全运行的条件和环境。现在我们处在信息时代,很多的网民、网络公司、网络运营商的手段很高超。网络运营商应该更多地通过这个案子,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自身的管理。
张青松:网络游戏这两年发展非常快,网络游戏创收额已经超过了网络广告。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得到充分的发展,必然就会出现问题,出现摩擦,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案子打响了在虚拟世界纷争的第一枪,引出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亟待明确。第一,虚拟财产是不是在现实当中我们的法律上界定的财产,从法学理论研究上来讲,对这些概念化以及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应该有一个深入的研究,毕竟这是新生事物。第二,网络游戏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二世界。这个网络游戏里面所有的角色,它都是活的,虚拟的装备是属于网络游戏的那些角色的。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不同的角色背后,都有一个人在操作的。也就是说虚拟世界有一个临界点,跟现实世界是联系起来的,所以虚拟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可能对现实世界造成影响。对于虚拟世界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的司法,是不是可以介入,或者说应当介入多深,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络玩家追讨“生化武器”首例虚拟财产失窃案起争议
本期主持
杨灿北京中同律师事务所律师
本期嘉宾
王宗玉中国人民*****副教授
张卫华北京智浩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马江涛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张青松北京普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岳运生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新闻背景
据报道,11月5日,被媒体称为我国首例虚拟财产失窃案的案子再次在朝阳**开庭审理,法庭并未当庭宣判。
网络游戏玩家李某,辛苦获得的装备在一夜之间消失,为此,他将网游经营公司告上法庭。8月27日,朝阳**第一次开庭审理了此案。据**人士介绍,玩网络游戏是众多网民的一大爱好,但是像这种将虚拟世界发生的纠纷拿到**来审理的,在本市**系统还是头一次。据悉,这种向**起诉要求追讨无形财产的,在全国也还是第一次。因此,众多网站论坛的版主和网民都纷纷前来旁听。
李某起诉称,他玩此游戏已有两年,且在两个ID中曾拥有许多“生化武器”。今年2月17日,他发现在其中一个ID中所拥有的装备不翼而飞。虽然他与被告多次联系,但都被拒绝协助找回丢失的装备。李某要求被告赔偿他丢失的各种装备,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0元。
被告方认为,李某所称的两个ID在注册时,没有使用真实姓名,李某不能证明他就是这两个ID的玩家;且不能就虚拟装备被盗提供证明;即使能提供证明,根据游戏规则,公司也不应承担任何责任。经过几个小时的庭审,双方只就部分证据进行了指证。此案还将进一步审理。
特别观点
网络游戏玩家积累的“头盔”、“战甲”诸如此类的武器装备,我认为应该属于私有财产。因为它是游戏玩家花了时间、金钱、精力所取得的。某种程度上,它应该算是一种劳动所得。这种财产它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可以进行转让。这种财产是一种虚拟财产,接近于知识产权,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智力成果,应该属于私人财产的范围。
我觉得这种虚拟的所谓财产,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因为作为游戏玩的过程当中积累的这些装备和武器本身来讲,没有任何的经济意义,它就是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它在电脑游戏这个软件里面运行的时候,可能是起到了某种作用,本身独立出来,没有任何意义。这里面的智力劳动是相对于整个游戏来看的,显然是属于游戏公司的网络制作者。
网络游戏这两年发展非常快,网络游戏创收额已经超过了网络广告,而且增长非常的迅速,所以网络游戏产业非常有前途。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在这个社会里得到充分的发展,必然就会出现问题,出现摩擦,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案子打响了在虚拟世界纷争的第一枪,关键是这个案子引出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亟待明确。
相关信息
《民法通则》第75条: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合同法》第40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扣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本版所议话题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
议题一:网络游戏玩家花费精力和金钱,积累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算不算私人财产?
主持人:我们常说,电脑网络是虚幻的世界,可有人偏和这个虚幻的世界叫上了真儿。本案当中李某因为网络游戏当中积累的生化武器不翼而飞,要求游戏公司赔偿这些武器装备。据了解,这种因虚拟世界产生的纠纷而引发的诉讼在我国尚属首例,从而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所谓网络游戏中的武器装备的性质应该如何来认定?
岳运生:这些虚拟世界中的“头盔”、“战甲”在现实中能用一般等价物交换,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既然它有价值,就应算做个人财产。
马江涛:财产的分类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网络游戏中的“头盔”和“战甲”不能算是有体物。现实中,游戏玩家要积累起这些“武器”,需要耗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才有可能积累起这种网络上虚拟的财产。从财产定义上讲,我认为它虽然不属于《民法通则》的保护范围,但是实际上,它背后所暗含的价值,是能跟金钱挂上钩的,只不过是现行法律上的一个空白,还没有建立起一种直接受法律保护的财产关系。
王宗玉:网络游戏玩家积累的“头盔”、“战甲”诸如此类的武器装备,我认为应该属于私有财产。因为它是游戏玩家花了时间、金钱、精力所取得的。某种程度上,它应该算是一种劳动所得。这种财产它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可以进行转让。这种财产是一种虚拟财产,接近于知识产权,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智力成果,应该属于私人财产的范围。我们《民法通则》规定的财产,实际上既包括有形财产,也包括这种无形财产。当然,《民法通则》在1987年制定的时候,对这些“武器装备”不可能清楚地表明,但是对于智力成果,知识产权是有规定的。所以我觉得虚拟财产也是法律规定的一种财产的表现形式。
张卫华: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词,叫“网财”,我觉得“网财”也是一种无形财产。一个网民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上网费等,玩到一定的程度,实际上有很多付出,并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转让,它是有价值的。财产还有自己的特点,计算机网络都是用一种电磁信号记载着一些资料,表现形式为各种数据资料。过去我们没有明确说无形财产,但是时代在进步,所以我认为它是一种财产,如果这种财产是个人在操作,应该属于个人。
张青松:我觉得这种虚拟的所谓财产,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因为作为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积累的这些装备和武器本身来讲,没有任何的经济意义。它就是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它在电脑游戏这个软件里面运行的时候,可能是起到了某种作用,本身独立出来,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放在整个软件程序当中,才能使这个程序有正常的运转过程,所以它本身没有价值。当然实践当中,确实有一些游戏玩家对积累的装备在私下进行交易,但是他买的并不是装备本身,他买的是一种点数。一般来讲,网络游戏公司是用玩家在网上所占有的时间来获取利润的。所谓的点数,是在游戏过程当中积累的,玩的时间越长,级别越高。所以交易的是玩游戏的点数,而不是装备本身。我们现行的法律规定,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应该产生某种经济价值,这才是财产。而这里面的智力劳动是相对于整个游戏来看的,显然是属于游戏公司的网络制作者。
王宗玉:虽然这些程序是网络的游戏制作者所设定的,如果没有玩家的游戏,不能产生这些“武器装备”,无法在游戏者之间产生联系。这是一种劳动成果,还有一个玩家的水平和技术问题。我认为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可以进行交换的财产。
张青松:我觉得这种虚拟的装备应当是属于权利。能够表现为经济价值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一种财产。获得了这些“武器装备”,首先代表了你的级别,其次可以使玩家在这个境界中,进一步去玩的时候,产生一种更刺激、更舒服的感觉。这种“装备”在众多玩家争夺时,会有经济价值。但是因为目前法律没有界定是不是合法,即使有禁止性的规定,也是网络游戏公司内部的规定。我想应该把它界定为权利,而不是财产。
岳运生:这种权利比较特殊,它是有价值的,可以用于交换的。这与人身权、健康权那些纯粹的权利相比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个权利界定为是财产更为准确。
主持人:刚才大家都提到这些“武器装备”的价值,其价值应如何界定?能不能将游戏玩家所投入的上网费认定为其价值?
张卫华:我认为不能把这种投入算成是这些虚拟财产的价值。假如说在网民交易中,这些“装备”值一千块钱,其价值应是一千块钱,而不是说原来的上网费是七千块钱,就值七千块钱。
王宗玉:说这个价格如何来定,我想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市场的价格,市场的价格就是交易的价格。所以这个价格我们应该参照交易的价格来进行,这种交易又不违反法律,应该是能够确定价格的。
议题二:这种“虚拟财产”是否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如何保护?
主持人:这种虚拟财产毕竟不同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财产,对于这种无形的财产是否应该保护?应该如何保护呢?
岳运生:我觉得如果纯粹的虚拟世界中那些所谓的财产,像大富翁游戏里面的楼房、股票,那是纯粹的虚拟财产,现实生活中的法律不可能对其加以保护。但是本案中的财产,因为已经跟现实社会发生联系了,它已经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一般等价物,用金钱来对它进行衡量,进行购买、交换,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从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上来讲,只要是合法的财产,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张青松:我认为这是一种从事某种行为的权利,有了“武器”工具,可以更顺利玩游戏的权利。这种权利显然是合法的,法律应该去保护它。玩家和游戏公司之间是一个服务合同关系,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游戏公司应当保证能够实现玩游戏的过程中所承诺的东西。如果说在这个过程中,程序的运作发生了问题,这就说明你的服务是有缺陷、不完善的。不全面的合同,从法律上来讲,对于因为违约而造成权利受到侵害的这一方,完全有权利提起诉讼,主张自己的权利。
王宗玉:首先,我认为这种虚拟财产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在合法的网吧玩合法游戏积累的虚拟财产,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第三,在非法的网吧里面,所玩的网络游戏,所积累的私人虚拟财产本身并不受法律保护,但是由此所引起的财产的返还,或者是赔偿责任,仍然应当受到法律的****。第四,这种网络游戏所积累的财产是虚拟的,如何保护确有其特殊的地方。首先,游戏玩家应该有义务证明其有所积累的虚拟财产。其次,对于造成财产的毁损、灭失,要分清原因,是游戏者、网络经营者,还是其他人造成的。这种财产的保护方法,可以比照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去保护。将来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可能会规定得更加清楚,更系统一些。
马江涛:目前咱们国家对于网络方面的相关立法相对比较滞后。现在经济界普遍认为,网络游戏已经发展成产业,也可能以后会发展到一种产业化的阶段。以后的产业方向,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所以首先从立法的角度上,应该确认网络服务合同发生纠纷的诉权。其次,侵权的几种情况应罗列清楚。最后,关于价值的认定问题。本案中,原告的诉讼请求是要求赔偿丢失的各种装备。怎么赔?这涉及到技术问题。另外,如果恢复不了,怎么****?关于精神损失,怎么衡量其价值?其他的有形的资产,包括其他无形的资产,比如说知识产权、专利、商标,都可以通过评估的方式来解决。网络上虚拟的财产,如何去计算价格?这不光是法律能解决的问题,可能还涉及其他的相关行业。
议题三:对“虚拟财产”的证据认定是否存在难点?该如何认定?
主持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谁主张谁举证。本案中的证据可能也是困扰原告的一个问题。被告辩称,李某无法证明所拥有的虚拟装备被盗。这种情形下,对于虚拟财产的证据,应该如何去取得或完善?
马江涛:我认为这涉及到电脑的技术问题。作为游戏玩家来讲,原始记录都是在服务器上,这有一个举证难易程度的问题。本着公平原则,服务厂商应该提供相关证据。此外,可以请有专业水平机构中的电脑高手,将历史记录恢复出来,进行查看。个人在取证上的确会有难度,提供服务的厂商应承担部分举证责任。另外,可以适当地引入第三方的鉴定部门。
张青松:作为举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证明,第一,这个ID是不是代表你的?第二,你是不是已经玩到这种程度,获得了这些装备?这些装备你即使获得了之后,是不是后来丢失了,还是你自己放弃了。第一个关于主体的问题,应当说不难证明。因为一般来讲,在玩这些网络游戏的时候,他的用户名和密码不是公开的,是个人的。而且这个用户名和密码背后还附了他注册时候的信息。现在咱们的法律没有规定必须网络实名,即使网络不实名,其权利也应该得到保护,这是符合法律精神的。第二,从常理上来讲,非要让原告提供非常直接的证据是不现实的。网络游戏玩的过程中的记录,是存在供应商的服务器里面的。但作为玩家,应该排除自己的电脑硬件出现的问题,或者是你自己操作不当的这种可能性。
岳运生:对虚拟装备被盗提供证明,正常的情况下,在游戏提供者的主服务器上,应该存有这两个ID的玩家玩这个游戏留下的痕迹。作为原告可以主张被告提供他的硬盘数据,以供专家鉴定。当然这个前提得取决于现有技术能够识别并解决这些问题。
王宗玉:提几点建设性意见,首先网络玩家应确定虚拟财产的存在。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在每次玩游戏开始前和结束后,双方就虚拟财产进行确认和交接。其次,应该有约定,如果出现了非网络游戏玩家和网吧以外的其他原因,造成虚拟财产的丢失、毁损、灭失的这种责任如何承担。第三,对于各自责任及行为,应该由合同加以规定。
议题四:网络游戏规则指出该公司不对此类事承担责任,被告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主持人:庭审中,被告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便李某能够对其主张提供相关的证明,根据游戏的规则,公司也不承担任何的责任。根据游戏规则免责,能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
马江涛:网络服务分成两种,一种是叫IAP,是单纯的提供这种接入服务的,不具有提供其他的比如说控制和监督的这种职能。本案中的网络公司是属于ICP,需取得ICP证。这种经营方式不光是一种单独的接入服务,还要对网络运行进行监控,具有网络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反映在法律上就有一个责任问题。
王宗玉:首先,这种网络游戏规则是网吧或者是网络经营者自己定的,事先没有与游戏玩家协商,属于我们《合同法》里面的格式条款。对于格式条款,我们《合同法》确定了一系列的规则,第39条规定了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义务,格式条款首先它有义务按照公平原则确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果权利和义务不公平,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其次,网络经营者对于格式条款里面免除或者是限制自己责任的条款,应当予以说明,并且提请对方予以复议。如果格式条款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这个格式条款是无效的。就本案来看,游戏规则就是一种格式条款,你认为即使人家有这些设备,有这些财产,有证明被盗被偷,你还是不承担责任,这就是免除限制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这个属于合同法里面所规定的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况。第三,对于格式条款的解释,合同法也做了规定,如果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情况下,以非格式条款为准。如果有两种以上的解释,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解释。这是我们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规定,我觉得恰恰适用于本案。
议题五:本案引发的社会思考?
主持人:通过本案我们看到,虚拟世界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着很多实际问题,这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思考?
马江涛:现在网络游戏确实发展成了一种产业,社会上也形成了一种职业玩家,以此来生存。其方式有**组织的世界网络游戏大奖赛,也有民间竞技运动。随着职业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经济实体。国外已经把网络游戏,放到了一个议题上来了,我觉得我国相应的法律,应该逐步去规范这一问题,避免出现空白。
岳运生:我感觉技术不断地进步,使得生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到了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网络上虚拟的东西跟现实产生冲突和矛盾。解决这种冲突和矛盾,光是靠网络上虚拟的世界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在现实中解决。可以先从低层面的立法开始,把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
王宗玉:第一,财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网络游戏玩家进行合法游戏获得的这种虚拟财产,我认为它也是财产的表现形式之一,只要是合法取得的,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将来财产还可能有其他的表现形式,我们也要依法保护。第二,作为网络游戏玩家,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虚拟财产。他要和经营者有明确的交接和确认手续,确认这种虚拟财产的存在。同时,对于自己的虚拟财产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或者是其他措施予以保护。第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游戏的发展,法律应该进行调整。法律应该明确对此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是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加以解决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只要这种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全面性规定,按照现行的合同法来讲,还是有效的。
张卫华:从网络运营商来考虑,从技术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保护网民的利益,为网民提供一个网络安全运行的条件和环境。现在我们处在信息时代,很多的网民、网络公司、网络运营商的手段很高超。网络运营商应该更多地通过这个案子,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自身的管理。
张青松:网络游戏这两年发展非常快,网络游戏创收额已经超过了网络广告。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得到充分的发展,必然就会出现问题,出现摩擦,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个案子打响了在虚拟世界纷争的第一枪,引出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亟待明确。第一,虚拟财产是不是在现实当中我们的法律上界定的财产,从法学理论研究上来讲,对这些概念化以及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应该有一个深入的研究,毕竟这是新生事物。第二,网络游戏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二世界。这个网络游戏里面所有的角色,它都是活的,虚拟的装备是属于网络游戏的那些角色的。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不同的角色背后,都有一个人在操作的。也就是说虚拟世界有一个临界点,跟现实世界是联系起来的,所以虚拟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可能对现实世界造成影响。对于虚拟世界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的司法,是不是可以介入,或者说应当介入多深,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来源:】
关于网游的新闻
- (2025-01-07) 那些年很武侠的梦,重温《剑侠世界:起源》的剑与远方
- (2025-01-04) 魔兽故事:魔兽11.1新剧情,萨尔亲儿子地位不保!新救世主横空出世
- (2025-01-03) 《问道》电脑版新服“2025”震撼开启,多重惊喜福利来袭!
- (2025-01-03) 制作人爆料,《剑侠世界:起源》2025年研发计划惊喜抢先看
- (2024-12-30) 人气爆棚,提前加线,《问道》电脑版新服2025喜迎八方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