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 > 游戏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电软》兴衰史:23年前杂志一张图,竟骗过全国玩家?气得玩家直接退订!

2021-11-10 09:00:44 神评论

文章整编于:老孙聊游戏

作为沿海小城市,南通很早就有了游戏机房,在我只有四五岁大的时候,每年到了夏天,我爸经常会在吃好晚饭后,带着我去家附近一个叫文化宫的地方散步乘凉。

文化宫里边就有一家游戏机房,四五台破破烂烂的街机,发出很吸引人的声音,我爸抱着我,两个人都一知半解的看着屏幕里跳来跳去的小人儿,觉得特别有趣,这些都成了我个人关于游戏最早的记忆。

一直到八岁那年,FC红白机突然开始大流行,在极短的时间里,连同魂斗罗一道火遍全国,我爸也在第一时间,替我把红白机买了回来,它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QQ截图20211109122841.png

从此之后,滚铁环,打陀螺,斗画儿片这些传统娱乐迅速远离我的生活,游戏成了空闲时间,几乎唯一的娱乐方式,那个年代物质生活匮乏,关于游戏的书籍更是寥寥可数,非常幸运的是,我买到了这本叫《电子游戏一点通》的书。

它里边不仅有大量热门游戏的攻略,更是对FC,MD,以及PCE,NEO·GEO等当时存在的主机,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我知道了原来主机性能的差别是方方面面的,包括音乐处理能力,图形处理能力都各不相同,也知道了多重卷轴技术,回旋缩放功能这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词,还记得在玩超级忍的时候,当前进到云海一关,我和我爸两人对着电视机,使劲的数这云海到底用了几层卷轴,现在想想非常好笑。

这本书成了“厕上极品”,每天上大号,就捧在手上翻一会儿,到最后封面和封底都坏掉了,可以想象翻了多少遍。

没办法啊,那个年代介绍游戏主机的书籍真的太少了,我每周都会去书店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惊喜,但一年下来,能够买到的书也是屈指可数,每一本都被我视作珍宝。

一直到94年,一套叫《GAME集中营》的杂志上市了,它是国内第一本真正的,关于电玩的月刊杂志。

几个月后,书名改成了《电子游戏软件》,它的出现让我激动到不能自已,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信箱,看看最新一期的杂志到了没有.

电软是一本真正“专业”的游戏杂志,之所以将“专业”两个字打上引号,是因为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早期的电软实际上一点也不专业。

排版粗糙印刷模糊,很多图片甚至是拿照相机,对着屏幕拍摄出来的。但即便是这样,它里边的内容还是令人大开眼界,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游戏重度发烧友来说,电软就是每个月能够享受一次的饕餮盛宴。

从后来论坛上的贴文可以得知,当年很多人拿到杂志后,都是直奔“闯关族的家”以及“龙哥热线”去,这两个栏目实际上有一定的重复度。闯关族的家简单的说就是编读往来,把玩家寄过去的信贴出来,下面则是编辑的回复,龙哥热线主要是回答玩家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五花八门,有关于主机的,关于游戏的,甚至还有关于龙哥本人相貌的。

QQ截图20211109123759.png

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BBS论坛,也没有各种聊天工具,大家看这一类栏目充满了新鲜感,就类似于后来的上网逛论坛,只不过无法互动,纯看个热闹而已。

电软每一期最前面的几页纸,刊登的都是各种新闻,业界动态,主机大战的局势分析,游戏界知名人物的介绍,还有各种新主机的传言,在拿到杂质后,我都会把每一条新闻来回读个两三遍,那些随着新闻一道贴出来的照片,无论是知名制作人,还是某个会社的社长,我都会仔细盯着看,努力记住他们的容貌。

如今很多朋友可能会不太理解,这些秃头老头儿,有什么好反反复复的盯着看?其实因为时代不同了,拿两个从九十年代活跃到现在的明星打个比方,假如你喜欢林志颖或刘德华,如今只需要从网上随便搜搜,就能找出一堆他们的作品,以及参加的综艺节目,似乎有着怎么看也看不完的资源。

但在当年是不可能的,那个年代的港台明星,对于身处在内地的小孩子来说,都有种神秘感,桃子上学住宿舍的时候,就曾经把谢霆锋和林志颖的照片贴满了床头。

而对于游戏重度发烧友的我来说,这些日本会社的老头以及制作人,就是绝对当仁不让的明星,能够通过杂志知晓他们的容貌,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不过我始终还是没有好意思把他们的头像剪下来贴在床头。

不知道是从九几年开始,电软上出现了一个叫乱舞新势力的栏目,里边经常贴一些玩家的COS照片。那个年代没有滤镜,没有美颜,甚至没有专门的COS服装,想要COS八神的话,找条红裤子,穿个白衬衫,再把头发染成红色的,然后摆个最可能吸引眼球的POSE,就完事儿了,最大的成本估计来自染发。

想要COS牙神幻十郎,就打个赤膊,再去景区买把日本武士刀纪念品,反正怎么快速,怎么省钱就怎么来。在当时,COS根本不是一种文化,再加上拍摄手法和道具的不专业,大多数照片都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为此编辑部收到很多来信,投诉照片辣眼睛,甚至破坏了游戏人物在心目中的形象。

最后编辑不得不出来道歉,其实我倒是觉得挺好玩的,比起如今真假难辨的高级COS,那个年代的COS更有喜感,经常能让我笑到肚子疼,后来编辑部不敢发COS照片了,反而少了很多乐趣。

电软在整个九十年代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导致杂志社经常放飞自我,发表一些很自我为中心的言论。我就记得当年某个编辑说过,他无法理解那些喜欢RPG的玩家,玩这种游戏到底图的是什么,只有玩格斗游戏才是王道,才有乐趣,那才是真正的玩家应该玩的东西(大意)。

在整个九十年代,杂志上都有着大量关于格斗游戏的搓招研究,即便到了98、99年那会儿,格斗游戏的热潮已经迅速下降,电软也还是装作浑然不知,继续大篇幅的张贴格斗游戏的深入研究,老孙我身为一个比较喜欢格斗游戏的人,也觉得消耗的版面,似乎太多了点。

同样的,由于某个编辑喜欢《武装雄狮》,杂志上不断的出现关于它的长篇研究,实际上《武装雄狮》的玩法和内容非常硬核,从来就没有真正火起来过,一代和二代在日本的销量都只有几万套而已,可是由于受到这个编辑的追捧,它成了电软上的常客。96年上市的作品,一直到99年都还能见到关于它的研究文章,也是蛮无语的。

那个年代主机上的游戏,99.99%都是日文和英文版的,是绝对的“生肉”,想要啃这些生肉,有一份专业的攻略在手,就显得尤为重要。印象最深刻的是96年电软上,关于《樱花大战》的攻略,由于游戏里有着大量的选项,而且还有时间限制,因此每次玩的时候,我都是把攻略摆放在正前方,仔细研究下一个选择大概会出现在什么时间点,然后根据攻略上的指示给出回答。

这游戏登场的女孩数量众多,除了第一女主真宫寺樱之外,还有骚妹神崎堇,老外玛利亚,强壮女桐岛,以及来自中国的李红兰,根据一路上选择的不同,会影响到最后跟谁成为恋人。其中真宫寺樱长得漂亮且声音好听,女主形象十分凸出,按照我的想法,攻略也当然是指引大家去俘获她的芳心才对。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我根据攻略上给出的选择走到底,然后。。。就跟游戏里的男人婆-桐岛在一起了,当时完全傻眼,太意想不到了。

关键是这份攻略做得还很隐蔽,刚开始的选项,全都是增加真宫寺樱的友好度,一直到后半段才开始带偏,当时就知道被这位写手给玩弄了,从此之后,我对于电软上刊登的攻略都会留个心眼儿,不再百分之百信任了,哦,当然了,如果你玩过樱花大战,并且喜欢的就是这位肌肉猛女桐岛的话,那就当我什么话也没说呗。

98年的时候,《生化危机2》上市,它几乎成了每一名拥有PS的玩家,必玩的超级大作,游戏里有着大量的隐藏要素,包括打通后,会出现个第四幸存者模式。在用第四幸存者通关后,还会出现个豆腐模式,操控一块豆腐逃出生天,一时间各种关于《生化2》的研究满天飞。其中一个大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就是游戏里除了第四幸存者和豆腐之外,还有没有另外的隐藏人物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个传言,说豪鬼也是可以使用的角色之一,这个传言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因为豪鬼也是CAPCOM旗下的人物,让他跨界演出还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在《生化危机》这样一款操作不太便利,子弹又极度稀缺的游戏里,想一想,如果能够用豪鬼施展波动拳,升龙拳,以及瞬狱杀,虐翻一路上的丧尸,那将是一件多么爽快,多么令人心动的事情啊!

问题是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他给打出来呢,直到有一天,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生化2》的深度研究文章。在这篇文章第二页的中间,夹了张模模糊糊的图片,一个身形很像豪鬼的人,似乎正在对着前方的丧尸放波动拳,旁边配着一堆文字,大意是说,看到这张图,你还会怀疑吗?是的,豪鬼确定是可以使用的角色!

但想要使用他,可没那么简单哦,如果你玩的是日版,那么需要用小刀加手枪通关10次,其他武器一概不能用,并且每次都取得A以上的评价才行。而美版则只能用小刀通关,手枪也不能用了,这份攻略瞬间在玩家圈内引爆,大家都开始尝试按照攻略上的指引,用小刀通关10次。

但真的玩起来才发现难比登天啊。

更何况每次还需要获得A以上的评价,简直尼玛太离谱,可是由于这游戏在当时实在太火,真的有人在反复尝试后,完成了用小刀通关10遍的壮举,也终于验证了让豪鬼出现在游戏里,是假的!

因为这张图片根本就是用PS合成的,如今是个玩电脑的年轻人,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懂一点PS技术,但那个年代电脑普及量本身就极低,加上图片又是刊登在杂志上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怀疑它的正确性,这事情在当时很轰动,记得我有个朋友也傻乎乎的反复尝试用小刀通关,知道是假的后,气得连杂志退订了。

电软一直是这么的任性和放飞自我,杂志上的广告也是越来越多,从卖游戏主机、街机基板的,到卖烧录卡的,卖破解器的,基本上来者不拒,给钱就让你登,到后来,每翻几页就能见到整版整版的广告。再后来彩页上也有了广告,要知道每一期杂志上,总共就那么几张彩页,结果当中还有广告,实在是严重影响心情啊!

在编读往来中,经常能看到投诉广告多的留言,编辑部把这些留言贴出来,但处理的方式是...不予理会!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环境下,一切都可以任性妄为。

杂志可以不变,但世界却在变,特别是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当中,所有的事情都在飞速变化着,九十年代初,我为了找一些关于游戏的书籍,可谓绞尽脑汁,到了九十年代末,这一类的书籍和杂志已经是铺天盖地。

有关于电脑游戏的,也有关于游戏主机的,还有一些像《家用电脑和游戏机》那样,什么都想沾沾边,选择通吃的,智冠也带着《软体世界》杀向大陆,加入到游戏杂志的乱战当中,我的烦恼则从几年前的买不到书,变成了该如何选择,因为口袋里的钱总是有限的,在每一种都想买的情况下就相当头疼,属于幸福的烦恼。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一套叫《游戏机实用技术》的杂志诞生了,简称UCG,它是1998年创刊的,起初的时候是双月刊,也就是两个月才一期。一年后改成月刊,2001年改成半月刊,那个时候游戏资源已经很丰富,半月刊显然更合理,UCG这套杂志的进步非常迅速,阅读性越来越好。

到了2000年后,每个栏目都已经是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对那些未经证实的新闻,尽量选择不报道,对于不同的主机,也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从不煽动玩家之间的对立,同时尽可能不发表带有个人情绪的文章,对广告的数量也是严格控制。即便到了后期,也没有出现像电软上遍布广告的景象,与优秀品质相对应的发行量也越来越大,从当初每个月只能卖几千份,到后来超过30万份,说明玩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口袋里的钱又有限,必须挑最好的买才行啊。

当然电软也没有坐以待毙,事实上他们在看到对手的成功后,也做了一系列近似的改变,把月刊变成了半月刊形式,减少广告投放,全部页面变彩色并且提高印刷质量,不敢再偷工减料了。

很多栏目也进行了模仿和调整,比如给每个月的新作打分的栏目,在调整之后,看上去跟UCG的黄金眼几乎一个调调。变成了几个编辑,分别对同一款游戏,打上自己心里的分数,只不过这些编辑们还是一贯的任性,经常能看到一款游戏,有的编辑给高分甚至满分,还有的编辑则给个很低的分数。

作为读者,每次看到这样的打分,我都是哭笑不得。不知道应该相信谁,最后想想还是去看UCG吧,因为这种情况在UCG上是很少发生的,编辑之间的打分都比较接近,不管这些分数对不对,首先身为读者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值得相信。

2002年的时候,任天堂知名系列《银河战士》的新作,在GBA上推出,这款游戏当年普遍获得很高的评价,甚至有媒体称它为年度最佳游戏,但在电软上却得到了一致的低分,某个编辑甚至将其称之为“抄袭恶魔城地图系统的游戏”,把它说的是一文不值。

《银河战士》系列的第一作诞生于1986年,主人公需要不断穿梭于大大小小的房间当中,寻找各种能力,再利用这些能力,抵达原本到不了的地方,讲道理,它才是这种横版地图探险类游戏的鼻祖。

QQ截图20211109123043.png

九十年代的电软上也经常会犯各种错误,但那时候资讯少,大家对错误的包容度也高。到了2000年之后就不一样了,很多的东西上网都能够查得到,和游戏主机相关的知识也迅速普及,小白越来越少,懂行的人越来越多。看到电软在内容上还是这么的不讲究,我也只能是一声叹息啊。

实际上电软这套杂志并不差劲,说了他那么多的不好,是因为往往只有这些事情才令人印象深刻,其实我个人对它的感情一直都是正面的。

电软在整个九十年代给我带来过无穷的欢乐和知识,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电软作为一只早起的鸟儿,在那个没有竞争的年代赚得盆满钵满。但是2000年后各路杂志纷纷崛起,强中自有强中手,市场竞争的规则就是弱者必定被淘汰,特别是跟直面的对手UCG比起来,电软各方面都是相形见绌,尽显平庸,作为两本杂志同时订阅的我,个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它们之间的差距如同鸿沟一样巨大啊...

2012年,电软终于倒下,期刊数定格在了319期,从创刊到结业,走过了十八个春秋,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青少年时光,各个关于游戏的论坛上,全贴满了怀念电软的文章。

一年后,UCG在他们的第320期杂志上,也对这位曾经的竞争对手进行了怀念,通过电软老编辑们的文章可以得知,一切发生的很突然,这些编辑们早上还在商讨下一期的内容,结果中午就接到通知,叫他们直接卷铺走人,理由是杂志已经没钱赚,无法继续支撑下去。大家只能在一片混乱中,落寞的离开杂志社,另谋出路了。

UCG的这期怀念文写得很认真,整整19页上,不仅有电软编辑的大量留言,也有UCG本身对于电软失败的反思和分析,相当的真诚,当然多少也是有些骄傲的成分在内吧,毕竟国内关于电玩的杂志虽多,但最具影响力的始终还是这两家,在纪念专辑的开篇,就毫不避讳的将其比喻为拳击对手,如今电软退市,意味着UCG在正面对决中,一拳击倒了他,换做我是UCG的编辑,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总是得意的。

QQ截图20211109122317.png

时间一晃来到2021年,距离电软倒闭已经过去了九个年头,如今随着宽带的不断提速和资讯大爆炸,纸面媒体的生存都变得很艰难,我曾经最多的时候,每个月同时订阅的杂志数量超过十五种,有讲游戏主机和电脑的,也有讲足球,汽车,旅游,电子产品的,如今就只剩下UCG还在订阅了。

QQ截图20211109122714.png

订他无非是一份情怀,因为杂志上的那些攻略,早就对我没有了吸引力,随便网上一搜就是一大堆,每个月的所谓新闻,等杂志到手的时候早就变成旧闻了,九十年代会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的编读往来,如今则是一个字也不想看,BBS和各种聊天工具都玩腻了,这些编读往来哪还有什么吸引力。

说出来好笑,今年我甚至一度忘了订杂志,一直到前些日子,想做这一期关于《电软》的影片,才突然想起来,1-3月份的UCG还没订,于是跑去邮局补订了一下,执着也好,情怀也罢,又或者仅仅只是中老年玩家心里的那份固执,我始终,还是不愿意跟纸质媒体彻底说再见。

QQ截图20211109122505.png

【编辑:弓兵】

你不知道点进去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