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炮神教”vs“巨舰大炮”——大航海时代的“顶上战争”(一)

2021-07-23 17:14:22 神评论

17173 新闻导语

器大活好的同时,也别忘了多多益善。

作者:铁士代诺

就像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浩南哥,在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背景下,具体到1588年这个特殊年份,英国与西班牙两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国运昌隆”与“利益最大化”,正将或积攒多时,或临时拼凑的筹码,一个又一个地摆到一决胜负的赌桌上,每一个也势必会在接下来的较量中,扮演起自己至关重要的角色。

image001.jpg

这场“赌局”名为英西海战,其中西班牙作为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卫冕冠军”,手中握有“无敌舰队”这样豪横的霸权级海上军事力量。英国方面之所以敢于站出来叫板,一来是自身实力不断发展,已经积累了足以赶超的势能;二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基之后,提拔重用了包括约翰·霍金斯,弗朗斯西·德雷克等人在内的一批海上枭雄,这群女王的“海狗”不仅足够忠诚,对于海洋事务的驾驭能力,更是成为了他们扬名立万的本钱;最后,无论支持西班牙的传统天主教权威,还是英国自宗教改革之后推行的新教,都视对方为“异端”,圣战狂热一触即发。

最终其规模,堪比《海贼王》里长达四卷单行本篇幅,无回忆,无谈心,无支线剧情插入,纯粹就是海军与海贼之间,海贼与海贼之间各大高手轮番登场较量,拼个你死我活的顶上大战,其精彩程度并不亚于最近称霸微博热搜的“针凡传”事件。

image003.jpg

“腿只是装饰,上面的大人物是不会懂得”

标题这句话,来自于《机动战士0079》里面夏亚的一句名台词,虽然没有腿并不影响吉翁号和RX-78之间互削人棍,但对于财团B来说,“无视大人物的想法,没有腿的吉翁号”,和“考虑大人物的心情,把腿给装回到裙子下面的完美版吉翁号”,都是模型市场上的一笔好买卖,只不过夏亚口中的“大人物”是吉翁高层,而财团B心里的“大人物”,显然就是一边掏钱,一边骂街的胶佬了。

image005.jpg
“腿只是装饰,上面的大人物是不会懂得”

1588年1月,当英国海军在约翰·霍金斯的指挥下展开备战工作,进行相应的战舰升级改装时,老牌军官们忽然惊讶的发现,一直被自己视为“象征着尊严与威慑力”,高耸于船头或者船尾的船长指挥用塔楼,居然正在被工匠们拆除,或是大幅缩减尺寸后,成为既没有船长的尊严,也体现不出丝毫威慑力的“小型指挥室”。

image007.jpg
盖伦帆船

当时,英国海军的主力舰由盖伦帆船组成,相信《黎明之海》的玩家们对于这种船并不陌生,这是一种完全风帆化,并将船楼结构并入船体的船型,最初很可能是由葡萄牙人发明,到1570年时,它已经成为大西洋风帆战舰的标准模板。

image009.png

霍金斯在原有基础上做出改装,他调整了龙骨与船宽的传统比例,使得船身更加修长,减小航行阻力的同时,两侧可以装载更多火炮。另外,他还在船身腰部铺上甲板,放置更多侧舷炮,但代价是侧面船舷护墙相对降低,也就使得水手们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定保护——这就好比在我们在窗户底下加了一个凳子,站在凳子上,身体会更多更容易露出窗外。

当然,船长们最关心并不是水手们的安全,而是自己的原本高耸的塔楼为何被降低,而夏亚式的理由显然不足以说服这群傲慢的“船上国王”。

image011.jpg
盖伦帆船

降低塔楼的原因,在于塔楼空有观察视野的高度,但上面却也只能搭载轻型火炮和投石机等以杀伤人员为目的的武器,除非发生登船后的白刃战,否则就是摆设,并且这个“摆设”还会在风浪环境下过度摇晃,影响战舰的航行性能。

经过霍金斯一番努力(伴随着老将们的颜面扫地),英国的新式舰船不仅拥有了流线型结构,侧舷的对舰船火炮也得到了数量上的明显升级,“多炮台神教”虽然还要再过300多年才在军迷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异端”,但霍金斯对于“多火炮神教”的执行力,就像英国当初与罗马断绝关系,改信了新教一样——说干就干,毫不拖泥带水。

image013.png
船上多放这种东西,难道他不香吗?

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西班牙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西班牙一边,相比于英国方面攀科技的做法,西班牙在航海事业第一的位置上占据多年(暂时的神),拳打美洲原住民,脚踢东方奥斯曼,风头一时无两。

直到不久前,才因为“大意没有闪”,而被德雷克突袭卡迪夫海港得手,只是凭借守城的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顽强抵抗,才解了燃眉之急。

只不过好运并没有过多停留在西班牙人一边,当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准备向英国正式开战时,其舰队总司令,曾在大西洋和地中海立下赫赫战功,也是西班牙此役最大获胜筹码之一的圣克鲁兹侯爵唐阿尔瓦罗·德·巴赞——大家不用担心名字太长记不住,因为这位62岁的总司令在出征之前就已经死了。

image015.jpg

守护卡迪斯城的英雄西多尼亚公爵,成为了新任西班牙海军总司令,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三道费解的难题。首先是他的“Boss”,也就是国王腓力二世,在经过了此前德雷克的“骑脸输出”后,心态已经快要崩了,无论贵族的气概值,或是君王的冷静值,此时都在国王的统治系统中降到了最低点。明知时节对本方海航不利,舰队力量单薄,降智的过往腓力二世也要强行集结,不断催促西多尼亚公爵尽快做好准备。

image017.jpg
西多尼亚公爵

然后,被委以重任的公爵其实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般风光,他原本曾拒绝了国王的任命,最终也只是在腓力二世一再坚持,并保证“上帝一定站在你这一边,海战时英国人的船自然会被风浪打翻”,才勉强接下重任,但他也实地见识了西班牙舰队在里斯本港口集结时的混乱场景。

最后,当然就是公爵着手收拾“混乱场景”时的无助:疯狂加速的筹备工作,导致火炮和物质的忙乱搬运,一些船因为装的太多而吃水过深,另一些则空空如也地飘在海上;由于分配工作不利,船长们不得不加入哄抢的队伍,额外补充的军械最为抢手,有些船搭载的火炮甚至超出了空间的允许,而某艘轻型帆船的甲板上面,却搭载了一门大型战舰才能配置的巨型长重炮,其后果可能就是一炮下去没打到敌舰,自己这条船先被大炮强大的后坐力给击穿。

image019.jpg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西多尼亚公爵上任后,至少让一度陷入停滞的备战工作又运转了起来,那艘帆船上的长重炮,也很快就将和自己的“同类”火炮在战场上见面了。

长重炮与冷兵器

直到英西海战决出胜负之前,海战依然遵循是炮击之后,靠着登船展开冷兵器近战作为主要打法,德雷克之前的成功海战突袭,则在这个看似坚固的理论上炸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洞,让英国海军的威廉·温特爵士发现了长重炮实战时的潜在威力。

image021.png
远程重炮期初只是地面部队的守城武器,后来随着船只越来越大,就有了搬上去操作的空间

 

在温特接下来一个阶段所主持的火力改装工作中,基于新式盖伦帆船的设计,减少了杀伤人员的轻型火炮,增加了能够集火摧毁一整艘战舰的铜炮,其中长重炮的炮管最长,发射的炮弹重量虽然从加农炮的30磅,降至了18磅,但却拥有极高的射击初速,以及大致1000码的恐怖射程,其实战效果,大致相当于你在中世纪骑兵的战场上,身背一门肩扛式火箭筒。长重炮也因此被尽可能多的进行配装,成为了英国军舰的主要输出火力。

image023.jpg

说“尽可能多”,是因为长重炮虽然理论上很美,实战也的确值得期待,但其产量,或者说出厂时的良品率,却十分有限。相比与英国,西班牙使用的大多还是上一个“版本”的铁制加农炮和半长重炮(“半”就意味着最重要的射程减半),这些炮尺寸偏小,炮弹多是2磅到6磅,而最高规格的铜制长重炮,所需要的制造技艺登峰造极,价格极高,因为与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且一直处于被劫掠状态的腓力二世属实有些负担不起。

image025.jpg
射程加上对舰船直接造成杀伤,是长重炮的两大卖点

经过为期4个月的备战,英国在战舰的机动力和火力上明显强化,西班牙则勉强摆脱了主帅离世的阴影,凑够了“无敌舰队”理论上应该具备的阵仗。当时文献记录下一位西班牙舰队军官在出征前的私人谈话,再被问及能否战胜英国人时,这位军官说道:

“我们为上帝而战,上帝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他会让英国人面临古怪的天气,让英国人头昏脑涨,于是我们就登上船去,用勇气和钢刀拿下胜利。但假如上帝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展示奇迹,考虑英国人船更快,炮打得更远,他们一定会待在远处,用长重炮把我们轰成碎片,而我们呢?自然是毫无办法。”

请问,这算是毒奶?功利奶?还是反向奶吗?(未完待续)

image027.jpg

【编辑:GreyKnight】

你不知道点进去会是什么